当前位置:主页 > 读后感《帝国政改》读后感

《帝国政改》读后感

2013-04-11 13:26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帝国政改》读后感

  有的时候,写东西不是难事,难的是为文章取个题目。此长微博叫做“读书笔记”,不免让人想起小学生家庭作业里的小作文,看过什么书总要写个观后感之类。现在仍然将其命名为“读书笔记”也不为过,毕竟,我们总是要怀揣着一种学习的热忱去拜读作者一下一下敲出的文字,总归是像个学生的样子。

  为什么要读这本《帝国政改》,有缘吧。去年冬天,临近开斯巴达,会议期间全国肃清。偶尔出来摆书摊儿的小老板说最后一天甩货,十元一本。书是正版书,且尚未出版,因为是老板从自己工作的印刷厂里带出来的。逮着这样的机会着实让人兴奋。在换届之年,潜意识里我选了这本《帝国政改》。但,随之却将它束之高阁了。今年春天,如白云大妈所言:“改革春风吹进门”,在关注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之后,我转身看到了这本睡在床头的《帝国政改》,从书名上看已足够引起我的兴趣,很好奇清末的政治家们是如何在内忧外患中进行政治改革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看书,也要有所保留。通过作者记述,可以承认,大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恭亲王奕?,一下子点拨了众人,特别是像我这样,对当年的历史课本极度信任而不敢言他的学生。“中国近代改革史那些公认的改革实践先驱,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背后,其实都站着一个低调的恭亲王为他们保驾护航。尤其在早期的改革中,他们瞻前顾后、逡巡不前,恭亲王就在背后推着他们。”作者凭借多年在国外考查史料的积累,不仅爆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恭亲王与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形成的“叔嫂共和”式“一国两制”的执政形式,主客观上达到了皇族与外戚间的平衡,及领导层的“圈内民主”,以致维护大清统治延续半个世纪。甚至爆出了诸如除俄、日外的帝国列强在“全球化背景”下皆希望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大清解放、发展生产力,康梁二人出国编造史料,实则改革“小人”的猛料。让人读后不禁后背发凉,感叹,之前的历史书有大半儿白读了。在这里不排除作者个人对恭亲王个人的崇拜,不排除作者对史料分析添加进的个人情感。但是,能顺利出版,并安然入住图书大厦,倒也强调了其可信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全书读下来作者没有一句话涉及到当今中国转型时期的改革,但,在纯粹的属于大清的文字里,能清晰地读出今天的影子。作者推崇恭亲王奕?,推崇他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里由于地位、形势所迫而进行的看似不温不火,实则稳步扎实推进的改革,极力批判了像洪秀全那样猛开药方的知识分子、如康梁一般小丑式的“改革派”。当时的大清需要“改革”,而不是“革命”,暴风骤雨式的革命的结果就是戊戌变法和武昌起义,暂且不论发起人居心如何,单看结果,就只是昙花一现,陷国、民于水火。雪饵(本书作者)言:这是“治大国如烹小鲜”,改革讲究方法和火候。这与习大大最近所述高度一致。我不敢说自己已经深入“体制内”,但从进入之后接触到的人与听到的话可以体会到,我们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然开始并悄然进行。自媒体时代,让太多人变得聒噪,同时也聒噪了别人,其实,事情往往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我们需要信心,更需要耐心。此书读来直呼“过瘾”,还因为其对于我们这些读惯历史课本的孩子来说,在知识领域是一次绝对的颠覆;其次,它更是一部帮助决策者、执行者在曲折中前进的“改革厚黑学”,具有政治参考价值。比如,作者不止一次提到周恩来曾在“抓革命,促生产”的百忙之中多次到恭王府,要求整修并对外开放,这似乎在传递一种信息,那就是他与恭亲王的共同点:只顾埋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消极“抓革命”,积极“促生产”的“老二性格”。如此书封面写道:改革平衡木上艰难起舞,政治潜规则中游刃有余。改革需要顶层设计。读来值得回味。

  关于政治,在进入这个环境之前,我很少了解。如某位“高人”所讲,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关心政治,都跑去关心IT、房、车了。有点讽刺意味,但讽刺的是说话者本人。进入新环境后,突然被所谓政治包围,特别是某个角度的“政治”,感觉很不舒服,所以很难融入,故而转向反感。印象很深的是,有次在饭桌上,某人突然一句“中国根本没有宪法”,让我在事实和感情上都很难接受。于是继续特立独行,固守我的“清高”。

  我很少看政治剧,一部《雍正王朝》来回看了好几遍实属有某种情结。不过,我也有好奇心,面对《纸牌屋》创下的收视记录,我有点禁不住诱惑了,一口气看完第一季。这部剧赢在了播出模式上,内容也比之前的政治剧血腥得多。所以,海报上安德伍德手上流淌的鲜血一点不为过。看过这部剧会知道,原来我们每天都在生活中经历政治,中国是这样,美国亦然。我们通常不把它叫做政治,但其实所有人的生活都是政治的,而我们所推崇的法治更是在政治的大背景之下发展。看到议员先生通过游说、运用政治手腕、利用体制设计一次又一次攻克路障时,如他的习惯动作——握起拳头手背敲桌子两下一样,同时有力地回响一句:“Perfect!”

  在看《纸牌屋》的同时,帮朋友阅了一本研究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书,更是看到了国家间关系亲疏远近的政治角力。在国际社会,如果说各国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及相关约定是充分法治的体现,那么,这也仅仅是国际关系的显规则。在这背后是国际政治的潜规则,国家间,尤其是大国间,还是更多地运用政治、经济影响力来纵横国际关系与世界走向。那是一场场游戏,甚至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如此下来,扫除了对政治的盲点,至少是感情上的盲点,便不再如之前般反感。知道越多,不是排斥越多,反而是能接收得越多。政治不具有宽容性,屁股决定脑袋,坐在哪里就决定了做出什么。但是,在我而言,不存在坐在哪里的问题,那就是博众家之长了。面对餐桌上那些批左批右的“知识分子”,我只能付之一笑了。旁边有个声音悄悄对我说:“这是政治局扩大会议。”我觉得那顶多算是“餐桌”会议,跟会议桌、谈判桌差得不是一点半点。隔壁的人问我:“知道什么叫‘文人误国’了吧?”好吧,如果你非把如此讨论之人称为“文人”,那倒真是会“误国”的“文人”了。

  去年在重庆,看到大足石刻,着实让我惊讶,感叹古人的智慧与毅力,但心中总是有种困惑。今年清明假期,去大同看了悬空寺和云冈石窟,去年那种崇拜再次被撅起。有位朋友在留言里解答了我的困惑:“心诚则开。”三人行,必有我师呀!令我顿时豁然开朗。古人有心有念,再难也是所愿,这是今人应膜拜的精神。而我所理解的“开”,不单单是对物质世界的创造,更包涵精神世界的宽容与开放。人是不能固守着自己思想里那一亩三分地坐吃山空的,而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另一方面,对他人宽容的同时,也要对自己宽容。有些人、有些事,不是我们想改变就能改变,不是我们努力了就能改变的,在适当的时候进退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更何况,我们可能永远也不知道,在政治大环境里我们到底是一叶扁舟,还是一座高山。

  是不是跑题太远了。回归话题,推荐《帝国政改》这本书,虽不是“极力”推荐,但也算“全力”推荐了。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