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读后感《成就每一个孩子》读后感

《成就每一个孩子》读后感

2013-07-22 22:39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成就每一个孩子》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陈之华的《成就每一个孩子》这本书,和以往读书的感受不同。最突兀的感受就是作者多次对比芬兰与台湾教育,提到了台湾教育的短处。因为反复看到这样的句子,所以,激起了我爱家乡的情感。我觉得教育教学方面,我们以一种比较好的趋势在发展。

  不同的人看问题,会有不同的体会。我们不能以作者的否定,而全面否定。读了作者的文章,以下几点,我觉得触动依然很大。我就摘录这本书中的几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在芬兰,任何一门课程,不管是一本书的阅读或者是给孩子的作业,都有待孩子去思索与拒绝,所以,芬兰的老师总是重质而不重量。”我担任一、二年级班主任的时候,素质教育改革要求: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当时,我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够体会到重质不重量的意义。在课堂上,提高课堂效率,是可以实现的。只是,个别的家长会问:“怎么没有写得作业呢?”当时,我的心里会有一些难于表达的矛盾。我只能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孩子们受益,让家长感受到这样不留书写作业的好处。

  “奖励不会永远只给最高段的,也会给予扣掉差点后的前三名。”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被奖励,如果总是奖励最好的,那会有多少孩子丧失信心啊!以前,我鼓励孩子关注的面很广,但是这句话,启发我可以用一个更新的角度去奖励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奖励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教育的最根本目的,不是要让孩子受到挫折后知难而退,而是协助鼓励他们找出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让具有个别差异的孩子都知道,自己是可以一点一滴办到的。”上学期参与了几次课题比赛活动,让我感受到现在的教育界,日渐关注教师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的重要性。老师有了这样的意识,相信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尽管我如今是一位科学教师,我在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也依然重视孩子的成长过程。

  “我们贴上最好的作品,也贴上还可以更好的作品!”对于这句话,在实践中,我是这么做的,那时候,我所考虑的是孩子们内心的想法。如果大多数孩子的作品都贴上了,那么一两个孩子的心会是孤单的。读书,总能让人看到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达方式。同一件事情,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思考。

  “透过经常性的教师培训,帮助老师发展与人沟通的技巧,以面对更多元的社会情况、不同的学生。”这次远程培训,我想可以去感受——

  “那种因为发现、领悟后而产生的衷心喜悦,才是驱使孩子乐于主动学习的原动力。”作为老师,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会影响到好多的家庭;作为家长,同样也不可忽视小家庭的发展。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影响到的也远不止是他们自己。

  “因为照顾婴幼儿和自我管理的各种家庭事务、日常生活等,都是改善效率及增进人际关系的特殊经验,将更为拓展人们对人生的宽阔视野。”从小到大的生活中,虽然参与了很多,我原本以为我曾经辛苦过,原来就是在辛苦的活动中,成长了自我。

  另外,书中提到孩子应该多运动,注重沟通、尊重、协作......在今后的工作、育儿过程中,我会细细地去体会。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