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读后感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2013-10-16 12:53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一部小说让人翻到书皮烂掉,换上了自制土黄色牛皮纸,用蓝色笔随意写下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几个字,这会是一部怎样的书?看完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沉思良久,一有空闲,头脑中就想着这部小说的一些情节。

  说起读这部书的缘起,是上课为了鼓励同学多读书,每节课都请2到4名同学介绍自己读的书,谈谈读后感,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一次上课,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位同学介绍了半天,只说非常值得一读,而且还应该读多遍。我也知道这本书在学校的每月借阅排行榜中都名列前茅,可我至今还没读过,真是遗憾,于是周五下午就把一本旧的封皮都已经不存在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借了回来,周末的闲暇时间终于把它看完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捷克,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应该是托马斯和特蕾莎。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特蕾莎后来成为他的妻子。托马斯对感情和生活的态度有点奇怪,他不喜欢受女人的约束,所以有很多情人,过去的妻子也和他离婚,特蕾莎本来是某地的一个女招待,认识托马斯后第一次约会后,她突然发烧了,在托马斯家里躺了一个星期,这让托马斯觉得特蕾莎是上天从篮子中抱出的一个孩子送到他的床上。

  这与托马斯的其他情人有很大的不同,托马斯也和特蕾莎结婚了,然而特蕾莎也不能接受托马斯其他的情人,但又无法离开他,她一次又一次的发脾气生气,也一次又一次原谅托马斯,甚至当俄国人来到捷克,他们到了国外,特蕾莎又一次为情人的事情生气出走,回到捷克,而托马斯也不能忘掉特蕾莎,又追回国去。最后他们的结局是一起回到乡间,在一次车祸中一起死了。

  围绕托马斯还写到了他的情人,其中萨比娜,她是一个画家,所以比较崇尚自由,她后来也遇到一位大学教授弗兰茨,为她还离了婚。在弗兰茨已经有了新任女友,一个电话他感觉到萨比娜在注视着他,所以接受了一次“伟大进军”的可笑旅行,去了柬埔寨边境,为他们所认为的灾难中的人民治病,为此弗兰茨在一场逞英雄的打斗中被打伤并送了命,由他的前任夫人接回了奄奄一息的他,并为他办了葬礼。

  比较清晰的故事就是这些,作者对生活却又很多的哲思,让人要思索良久。“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让不少哲学家陷入窘境:想想吧,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这一谵妄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故事的开头这样写道,但究竟这里和人物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呢?要么把它认作胡说八道,要么就得用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拥有的历史知识来慢慢品味。

  很多人也对小说的名字疑问,是啊!什么是生命不能承受的轻?这里作者到有一番见地:“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最沉重的负担压迫者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若是如此,当我们真的有很多的责任和负担的时候,我们才比较真实;反之,我们没有压力和负担是,我们的思想便会有很多的思考,那种不切实际的轻,是我们无法承受的。如若不是这样,我真的就没法理解作者,没法理解这部小说。

  小说中,最吸引我的是对捷克建国的认识,过去我对捷克这个小国的建国没有一点认识,只知道那曾经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实对其历史中混乱的政体和国家至今也认识不清。但小说的主人公不喜欢这种亢奋的革命。为此,托马斯还曾写了一篇文章,是从俄狄浦斯的故事得来的,俄狄浦斯杀父娶母,但他是无知的,但当他得知这一切时,非常内疚痛苦,用针戳瞎了双眼,离开家乡,终身不见光明。托马斯对政党的思考来自这一点,但这个文章却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不能当医生,最后就和特蕾莎一起回到乡间。

  一部小说能让人回味良久,的确是作家融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些思考有些还带有哲学的形而上的意味,但它又不完全抽象,它也有活生生的人,有人类的情感需求,也有时代背景,这也让这部小说顿时厚重起来,让人沉思良久。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一)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