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读后感《看见》读后感(四)

《看见》读后感(四)

2013-10-25 08:35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读《看见》有感

  柴静,现为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的主持人,作为一名记者和主持人,她讲述了央视十年历程及自己的成长和蜕变。在某种程度上,这本书记录了中国社会十年的变迁,也记录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暖。

  《看见》这本书是我上大学后看的第一本课外书,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是在高三,当时就对它产生了莫名的兴趣,一直想要一饱眼福,却被种种事情无期推后,终于在广财大完成这个心愿。这本书一共有二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记录柴静成长的轨迹,就像自传书一样,但与自转不一样的是,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主人公和故事情节,它的视觉不一样,它是通过别人的故事来告诉读者柴静这个人是怎样的,或者说是这一个个事件让柴静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是序言中的一段话,我很喜欢。看见别人的确是不容易的,但看见自己才是最难的。我们常常把自己想象的过于美好,又或者是把自己锁在一个角落里,不管是哪种,你都没有办法真正认清你自己,看不见真实的你,就无法摆脱蒙昧,更无法获得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是通过比较看出来的,我们要把自己融入到别人的圈子里,从他人的视觉发现一些我们从未知道的事情,让自己亲身去经历,然后你会知道,那个时候的你是怎样的,发生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最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变了。这种改变,如果你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永远都发现不了的。

  谈起2003年的非典,很多人都会感到寒心或害怕。但是,我从柴静的笔下,感受最深的还是那份始终不变的责任。谁都害怕死亡,越是接近死亡的边缘,人会变得失去理智,好像被打回了原形似的,把自己的本性都显露出来。柴静没有描写伟大的英雄人物,也没有过多的渲染自己的感情,但是我感受到了她的真诚,看见了人性的光辉。走进抗非典一线阵地是需要勇气的,坚持跟踪报道是需要毅力的,这些她都具备了。

  整个摄影组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为老百姓传达最新最真实的新闻消息,为的只是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身份,还有肩上的那一份责任。柴静的妹妹在这段时期对柴静说过一句话——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没错,每个人身上肩负着这样或那样的责任,就为了这一点,不管如何也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即使你害怕死亡,为了履行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你必须深入前线了解病情;即使你害怕死亡,为了履行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你必须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挽救每一个生命而全力以赴……这是我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所需要学习的。我身上也肩负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我应该好好问问自己,该如何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回馈社会。

  《双城的创伤》是与我最“亲”的,也是离我最“近”的。每个人都经历了青春期的迷茫、冲动与心动,我已经走过了我的青春期,并且完成了一次质的蜕变。但是那些孩子呢?他们还是花一般的年纪,怎么就这样没了?我看的时候,哭了,我惋惜的是年少生命的逝去,痛心的是我们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试着看见他们的喜怒哀乐,去试着找出他们心中的“谜”。或许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就不会让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因经受不住别人的流言蜚语而选择了不归路。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读《看见》有感
  • 《看见》读后感(三)
  • 《看见》读后感2
  • 《看见》读后感(二)
  • 《看见》读后感(一)
  • 《看见》读后感
  • 柴静《看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