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读后感读《幼儿园数学教育》有感

读《幼儿园数学教育》有感

2013-10-26 21:29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读《幼儿园数学教育》有感

  作为教师的我始终不忘终生学习,我园一直在开展“思维数学”特色课程,因此我经常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数学教育的书籍,本月我阅读了《幼儿园数学教育》这本书,让我有了很多的启发。学习数学教育它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情感、态度、方法等精神文化。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能重视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从:挖掘数学知识的情感因素,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注重数学操作材料的管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悟以下几点:

  一、注重材料设计

  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只有亲身去操作摆弄那些材料了才能有更深一步的掌握,这是关键。在操作材料方面给幼儿提供的是幼儿所熟悉的、经常接触到的,如在“认识图形”中,我们给幼儿提供的是饼干,买来两种形状的饼干幼儿在吃吃、比比的环节中认识图形。

  在“学习四以内的点数”过程中讲活动设计成“水果舞会”,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水果块,幼儿按照要求制作出相应的水果串。在“按照颜色分类”的活动中提供的学具是幼儿喜欢的小汽车,幼儿将不同颜色的小汽车送到相应的停车场。操作材料的提供也应结合相应的活动情境,这样活动更整体、完整。

  二、教师有效引导

  数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数学活动中老师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只是单纯的给幼儿提供材料和适当的引导,在很多时候需要一定的教授,如在“图形分类”活动中教幼儿分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的时候,引导幼儿表述图形特征,幼儿这个时候往往会表达不清楚,教师这个时候应该告诉幼儿正确的表达方式,如:“红色的三角形”“绿色的小圆形”等等。另外教师的示范也比较重要,比如在活动中应该给幼儿示范正确的点数方法,示范排序方法、比较、对应方法。教师有意识的把学习数学的方法贯穿其中,这样最终提高的是幼儿学习数学和思考操作的方法。

  三、实践经验中建构数学经验

  大班曾经开展过的数学活动 “森林聚会”,让数字与动物交朋友,在无形中学习数的组成,感受不同组合方式,让数字与两个或三个以上动物交朋友,在这样一个情景化教学氛围中学习数学,改变以往数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而这样的教学策略带给幼儿隐形的指导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让幼儿进入这样一个情景中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幼儿的思维得到拓展,使幼儿喜欢数学,乐意操作。

  四、环境暗示建构经验

  我充分利用环境巧妙地渗透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为幼儿营造“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氛围,让幼儿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新知识。如:大班时为了让幼儿认识时钟,我们的教室里都有一只钟,让幼儿进入教室就看见钟,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时间概念。如告诉幼儿:早上7:45到园, 8:00早锻炼,11 :00吃中饭,12:00午睡,下午4:00放学。让幼儿觉得时钟和我们的生活很密切,从而使他们对认识时钟产生兴趣。

  五、数学渗透于生活

  许多数学问题往往和生活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必须正确把握生活现象与抽象数学间的本质联系,使幼儿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践中我注意让幼儿亲近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如,建构“分类”经验。我引导幼儿到商场、菜场、书店、水果店去参观,然后让幼儿回去看看家里的东西是怎样摆放的,幼儿看到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而且分类的方法各不相同。这就使幼儿感到“分类”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这样就为幼儿学习“分类”积累了生活素材。

  《幼儿园数学教育》一书,他给了我实践的指引。皮亚杰认为:“对儿童来说,逻辑数理知识的获得,不是从客体本身得到的,而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从自身内部建构数学关系的”这就告诉我们,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动作和方式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其多次反复练习中,丰富自身的经验,从而促进其经验概括水平的提高。

  总之,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和谐、轻松、愉悦而又科学的数学环境,在趣味的数学教学情境中引发活动冲突,引导他们积极地去发现、去寻找材料,去亲历探究和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获得真实的认识和体验,从而逐步形成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