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读后感读《活着》有感

读《活着》有感

2014-04-09 08:02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活着》读后感

  之前从来没有看过主题这么沉重的小说。关于活着,能呼吸的每个人都正活着。然而,活着是不是就真的能好好活着?

  小说中人物都曾经活着,或悲惨或幸福的活着。福贵的父母亲,一个死于家财散尽,一个死于长时间等待的煎熬,都是为了儿子而死;有庆死于输血,凤霞死于难产,二喜死于意外,家珍死于疾病;就连那个经历过难产,艰难存活下来的孩子苦根,也因为一碗大豆死于非命。还剩一个福贵,活着也如同死了。但我明白作者不是为了悲惨而悲惨,是现实把人逼上了绝路。

  也许没有经历过一个时代的人真的没有资格评价一个时代,因为不能感同身受。所以我不想妄自评价如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错得有多离谱。但我想说说我在这本书以及各种曾经看过的历史书里看到的东西,无论一个政府或一个政权做错了什么,受伤害的永远是人民。经历过解放战争的县长春生,在文化大革命里被打成右派,不仅遭受红卫兵的殴打虐待,还被妻子和儿子伤害。要知道妻子和儿子的命是有庆的命换来的,为此他也遭受了曾经共生死的富贵一家的不少冷遇。所以,他也活不下去了。至于队长的境遇也同理,不过结局不止如此惨烈罢了。

  其实这样想来,为什么福贵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和打击之后还能活着呢?什么是活着呢?因为还有活着的寄托啊。被抓壮丁时,因为想着还有母亲,家珍和一双儿女,所以即使过了两年这样的生活仍然想活着回家;不管谁死去,总还有活着的人需要自己并且被自己需要着。所以在所有人都离开了之后,福贵只能找来另一个“福贵”--老牛陪着自己,并且总在老牛耕地时叨念那些亲人的名字。因为这样才有活着的希望啊。

  我不完全觉得福贵的一生是凄惨的。在旁人看来的幸存,也就是在福贵看来的活着,并不一定是悲惨地活着。谁说有家人陪着的时光不幸福呢?

  PS:本书作者的本意应该是想阐述一个时代下人民的生活,以此来揭露些什么,但是我的理解可能有些偏差,读着读着好像读出了些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余华《活着》读后感
  • 《活着》读后感(六)
  •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
  • 《活着》读后感(五)
  • 《活着》读后感(四)
  • 《活着》读后感(三)
  • 《活着》读后感(二)
  • 《活着》读后感(一)
  • 《活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