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电影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二)

2013-04-05 16:35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二)

  班主任孙老师推荐家长观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女儿的要求是:妈妈看完后要写观后感,这样她能得到老师奖励的小果子。为了不让孩子失望,在女儿的再三催促下,我开始完成这次作业。

  在优美的音乐和强烈的心灵震撼下,我看完了这部法国影片。马修是一位智慧的师者,他宽容但不包庇,奖惩分明,因势利导,教会“池塘之底”这群行为乖张,内心脆弱又渴望理解的孩子们秩序和感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老师,他用欣赏的力量,照亮了孩子们幽闭而敏感的心灵,让孩子们感受到未来生活的希望,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一生,成就了生命的奇迹。

  阴森陈旧的建筑,斑驳的墙壁以及幽暗的光线,压抑的氛围,冷漠敌视的受罚者,初到学校的马修惶恐、不解和质疑。他用善良的谎言宽容了这帮孩子,在一双双错愕的眼睛里开始了师生的对话。“行动——反应”的对立和敌视并没有动摇马修,他相信光明,相信希望,相信爱的力量。当刻板的数学课上传来跳动的音符,呆板的校长站在椅子上掷纸飞机,皮埃尔的墨水袭击遭到了群起攻之的时候,马修成功地改变了生命的迹象,在孩子们阴霾的心灵中投进了一缕缕的阳光。

  不得不提的是“无可救药”的蒙丹,也许是他先被抛弃,而开始仇恨报复这个社会,当他满嘴脏话,将烟圈喷到马修脸上,唱着污秽不堪的歌曲的时候,我害怕并且厌恶这个孩子。但马修跟我们不同,他毫不畏惧,对伤害佩皮诺的蒙丹说:“我甚至禁止你看到他,哪怕是一眼,我也会让你的生活变成噩梦”。同时他并没有放弃蒙丹,他为被误解的蒙丹辩解,颇为惋惜地说“他是我唯一的男中音”。但现实是无奈的,最后蒙丹放火烧了校舍,留下那诡异又冷酷的笑,任由自己在黑暗中沉沦。

  被称为拥有“天使的面貌,魔鬼的心肠”问题少年皮埃尔,内心深深爱着自己的母亲,马修对他的逃学选择了回避,“他回来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他尊重少年敏感而脆弱的秘密。当皮埃尔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忘我的歌唱时,马修惊叹于少年奇迹般的音色,他用跳动的音符驯服了一个个桀骜不驯的心灵,在孩子们优美的合声中,冬天将要过去。而当受到惩罚后茫然若失的皮埃尔斜靠在柱子后面,我们看到了他对自己行为的懊恼。当马修宽容又智慧地向他伸出手,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教育的魅力。伴随皮埃尔天籁般的声音,在他的眼神里,马修读到了自豪,被谅解后的快乐,“还有,对于他是第一次,懂得了感激”。马修是让孩子们站在自己肩膀上成长的巨人,他宽容善良,对即使是被放弃的“放牛班”的孩子们也给予了人格的尊重,同时,他因材施教,小心谨慎地呵护着孩子们,用爱的力量“润物细无声”地感化着他们,欣赏着他们,这就是“失败的音乐家”、“失业的老师”马修——一个胸怀大爱的师者的光辉。

  与马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简单粗暴,自私又贪婪的校长。在一次农业参观中,当我看到在不同的模具禁锢下,相同品种的葫芦形状各异的长大,我意识到父母就象小葫芦外面包裹的这层模具,不同的家庭教育下,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结果。在生活中,我也认为简单粗暴是错误的教育方式,但恰恰是这种粗暴,大声地呵斥却能在最短时间内取得立竿见影效果,至少是看起来效果很好。(观后感   www.guanhougan.net) 我用自以为对女儿好的方式教育她,不认真弹琴打手,不写作业打屁股,我的本意是教育她对规则和秩序的敬畏和尊重,是对待事情的担当,但当我看到女儿在暴力下充满恐惧的眼睛和屈服,我犹豫了,因为这种恐惧和懦弱并不是我要的,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跟影片中的校长如出一辙,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缘木求鱼的妈妈。

  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欣赏他们,宽容地对待孩子的错误,是《放牛班的春天》给我最深刻的体会。灰暗阴霾的天气,破旧的公交车,失业的马修出人意料地带走了执着的佩皮诺,师者的爱如同父母之爱,留给我们一个不完美但充满希望的结局,也留下无尽的遐想和感动。

  “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童年的欢乐,转瞬消失被遗忘,一道道绚烂金光,在小路尽头闪耀…”——《放牛班的春天》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十三)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十二)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十一)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十)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九)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