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电影观后感

电影《仪式》观后感

2013-06-25 13:19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电影《仪式》观后感

  不如补一些往日未看的电影吧。无意间翻到比较欣赏的安东尼?霍普金斯的电影。驱魔题材的影片在立意上有了深度,家闲来无事。不过也减少了一些娱乐成分,致使影片不叫座的原因大概也出于此。非常现实严酷的社会现状,人性和需求的矛盾,贫富差异的拉大,信仰与现实之间的抵触。尽管他年龄不同,参与的电影类型各异,但在这部影片中均有不俗表现。

  安东尼?霍普金斯出演的一部电影《仪式》曾受到很广泛的关注,年初的时候。但是这部影片却在上映后反响平平。驱魔题材一直受到西方电影市场的青睐,一来恐怖片向来是年轻人们最爱,二来此类题材可深可浅,商业、文艺的角度可以自由选择,三来此类影片对于演员来说既能聚集人气,又相对容易赢得口碑。有的人觉得题材不够新颖,作品又没超越经典。有的人认为电影缺乏亮点,表示平平.但是这部影片整体表示还是值回票价的不过,近年来驱魔题材的影片拍摄角度有所改变,除了保管影片特有的一些特点,如惊悚、悬念以外,导演或编剧开始在作品中或多或少加入对社会价值的评判。出演《庇护》演员是可谓是清一色的实力派,朱利安?摩尔、乔纳斯?莱森?梅耶斯、弗兰西丝?康罗伊、布鲁克琳?普劳克斯都是演技精湛的演员。

  安东尼?霍普金斯在本片中的表示都不俗;首先。虽然剧情中惊悚不足,视效比不上大片,但是整体表示还是不赖的如果非要说这部影片的内容有些生涩,这倒可以理解。西方宗教思想和观念并非我辈能够全面理解的驱魔这件事情未必能获得认知上的共鸣。对于导演和演员来说,何乐而不为呢?有的人有信仰,但是信仰的巫师;有的人没信仰,因为只相信这个世界上最能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特别需要提到被巫术夺走灵魂的牧师,为了维护没有信仰的灵魂,反而将人类个体毁灭,再以一个躯壳来维护这些灵魂。

  最早关注此类话题的影片也无法即刻考证,仪式》并非探讨深度话题的驱魔影片先驱。但是去年另一部影片《庇护》却值得探讨。相比《仪式》来说,这部影片没有更多的娱乐价值,对于信仰的讨论更加严肃,而表达方式也更加生涩。例如,对宗教仪式的探讨,对神鬼说的质疑,对信仰的焦虑等等。信仰各种宗教的西方国家,这些教派的信徒以教义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表达对“主”或最高领导人的虔诚。

  高素质演员的态度

  也有态度是而非的人,当然。对信仰和宗教的不同理解,正是导演想利用电影寻找答案的各种线索。而这部影片中,值得称道的正是演员对主题思想的深刻理解。但是此类话题过于严肃,惊悚表达的时候缺乏了娱乐的质感和视觉的冲击,导致观众对影片的印象不深,或者无法从中了解导演的意图。

  信仰什么宗教不是本片关注的但是诠释角色时,演员们自身是否有信仰。对于宗教认识的深度,对于信仰的理解水平确实能看到基础的局部。演员的发展之路有多长,除了技巧、脸蛋意外,自身修养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表示的不俗不只在扮演的技巧和人物心理的掌握方面,这部影片中不同的人物对信仰或宗教均持有不同的态度。

  主题立意与实际效果

  以达到吸引更多观众的目的以此来看,庇护》反思的人类日趋严重的信仰缺失问题。本片企图以恐怖片的形式来诠释信仰缺失危机的内核。本片算不上一部成功的作品。

  达到反省与净化思想的一种高级艺术。电影的开始,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应该就是客观纪录现实的影象。卢氏兄弟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也都是从描写现实生活起步,现实对于电影来说是回避不开的作为电影人,更应该把心思放在如何更好地表现电影之上,而不是追求虚无的浮华。

  后话

  一群以科学为真理的专家、教授在试图以科学的方法揭开某个难题的时候,庇护》创意其实很新颖。始终不接受神魔的说法。而讽刺的最后夺走他灵魂的确实一具不能以正义或邪恶看待的奇异躯壳。导致影片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影片的情节因为心理学实践的枯燥与惊悚实践的不相匹配,可惜这样的创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造成电影过于平缓、枯燥的问题。没有跌宕起伏的过程,要让观众接受也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过去抽象又阴森的表达方式,似乎看不出其引导或者说教育的意义。就像团购了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

  电影的表示形式有很多种,说到底。关键看导演如何运用。这部影片不缺乏导演的思想,但是却在严肃与娱乐之间摇摆,没能最终取得期望的效果。时值今日,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些充溢玄学思想的宗教或者信仰发生质疑,其行为不再受到宗教思想的制约,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

  大饱眼福了一番。但有点有点小失望。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农村嫁女出亲仪式?
  • 一部紧张刺激的恐怖鬼片盖棺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