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电影观后感

《总有骄阳》观后感:静水流深

2013-07-28 21:31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总有骄阳》观后感:静水流深

  一、缓镜

  在hallstrom的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质朴的小镇,简朴的景色被一组长镜头缓缓带出,灵动的音乐适时而起,每一个音符都敲打着观者内心最脆弱的那根心弦。如同一湾平静的河水,填平千丘万壑确依然波澜不惊,确有万千思绪孕育其中。在hallstrom的电影里,每一个缓镜运用的背后都是导演对自己情绪的宣泄与表达,每二十四分之一秒的定格都恰似静水深流。

  二、小人物

  hallstrom善于刻画小人物,在他的故事里永远没有英雄。电影中hallstrom不厌其烦的刻画了一个个不完整的家庭,家庭中微妙的人物关系是hallstrom热衷表现的东西,镜头下每个角色都像我们观者一样,有时失落,有时沮丧,有时彷徨,有时懦弱,坚强永远属于这些角色身边的人。在《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里,面对无法走出困境的母亲和智障的弟弟,gilbert是她们依赖的支柱,在《the cider house rules》最后,homer成为孩子们希望的延续。

  三、房屋

  房屋是hallstrom电影中最常见的意象,房屋隐喻了主人公生活的家庭关系,电影中有人在修补房屋,有人在建造房屋,也有人一把火毁掉房屋。《my life as a dog》里,ingemar的舅舅从开始就在建造一间木屋,木屋的修葺象征了ingemar的成长以及新生活的开始。gilbert在《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最后,一把火烧掉了房子连同别人再也无法嘲笑的母亲,房屋的毁灭成为家庭成员崭新生活的原点。

  四、规则

  记得小时候总喜欢创造一些不切实际的臆想,现在看来,勉为其难可称之为规则。成长中,后知后觉,原来所谓规则无法脱离载体本身而客观存在,名曰载体实则更像是游戏,规则多为局外人一厢情愿的制定用以约束那些循规蹈矩又入戏正酣的局人,一旦没有无视规则的局人,规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村上春树在耶路撒冷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所说:“假如这里有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这一边!”,然而如果没有撞墙破碎的鸡蛋,高墙又有何意义呢!在hallstrom不温不火的镜头下,的电影里总是充满了对规则性事物的颠覆,他夹杂了众多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甚至涉及乱伦、奸尸、偷情、欺骗,然而导演的宽容远远多余责难。

  五、寻找

  当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起,生命就注定终将走向死亡,生命的过程叫寻找,庆幸的是我们可以任性的选择自己寻找的方式。在hallstrom的电影里,不论是ingemar对夜空的自言自语,还是gilbert和arnie对房车车队的期盼,乃至于homer还未变身为蜘蛛侠时对大海、龙虾及外面世界的向往,甚至是hachi对主人漫长的等待,镜头中,或多或少都表露了一种对于寻找的渴望。正如同《the cider house rules》结尾处那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平静中写满希望。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