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电影观后感

《有种》观后感

2013-11-13 08:11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有种》观后感

  文/司马平邦

  看到《有种》,自然会想到当年的《北京杂种》,从杂种到有种,只一字之差,却云泥之别。

  《北京杂种》里崔健演出了一位奋斗在北京的摇滚乐手,在杂乱、逼仄和贫困的周遭里坚持着自己对音乐的痴迷,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事实其实是这样,设若20多年来你真能在北京将自己的摇滚乐一直坚持下来,改变命运的可能是八成以上的,所以,现在看张元的那部当时是多么叛逆而愤怒的电影,再联想汪峰啊谢天笑啊之类人的现实,觉得那应该叫“成功前传”,亦不为过。

  昨天的北京杂种,今天都搂着王菲和章子怡们美呢。现实,也只有现实,可以让艺术褪去任何装逼的炫彩,所以,现实才不可直视,只能装着看不见。

  所以,张元20多年后的这部《有种》就不再将北京的摇滚乐当回事了,而直接将主人公锁定为混在北京的几个北漂屌丝――因为,至少在电影里,酒吧驻唱的女孩柚子(李昕芸饰),比男主角三宝(段博文饰)有稳定的收入,更不必如当年《北京杂种》里的崔健一样靠愤怒做音乐。所以,北京杂种们的命运这回落到了北漂屌丝们头上。他们的命运甚至比北京杂种们更惨不忍睹。

  段博文饰演的三宝有一双力量慑人的瞳孔,有时,虽然它们只是从画面上一带而过,却可以超越他自己那张脸突显给观众,或者说,他的那双冷漠、生硬和蕴含丰富的眼睛才是他的脸。

  这双瞳孔在他将一只玻璃杯子用嘴巴嚼碎的时候,就已显得格外突出,后来,他住进了医院,嘴巴上包扎了厚厚的纱布,他的眼睛就成了最有用和最有力量的表达器官,这或者是导演创作意图的一种选择,或者就是演员表演的一种方式,或者这只是笔者个人阅读电影的独特感受,反正我是因这双瞳孔而记得了这部叫《有种》的电影――故事里,穷迫潦倒的三宝的任何思想、情感和器官都没有了那种叫做尊严的东西,它们都成了大北京城里的垃圾,只有这双眼睛,怒放出的对尊严的渴望,变得日常蓬勃和感人。

  三宝跟小伙伴们无助而绝望地走在冬夜的北京街头,忽然一个转身,直愣愣地钉在一辆对向疾驰的卡车,并在最后一刻在眼前逼停了巨大的卡车,我相信那辆卡车的司机最能体会三宝那双瞳孔里放射出的慑人力量:一双有种的眼睛。

  张元的《有种》描绘了一群根本没资格、没机会和没时间表达对自己不平身世愤怒和叛逆的一群北漂屌丝,我更把它看成是十多年前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的续集,而不是二十多年前《北京杂种》的续集,但不管是十多年前还是二十多年前,我都想在此向张元致一个敬,他和他的电影的如此独特,20多年来一直未变。

  鲁迅先生说,“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三宝,以及他的小伙伴们,就是埋伏在北京,这个通常被叫成祖国心脏的地方地下的地火,电影也就是描述着它们运行和奔突的类状。也就仅此而已。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