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电视剧观后感话剧《12个人》观后感

话剧《12个人》观后感

2011-06-24 23:57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话剧《12个人》观后感

  一个不良少年,在一个深夜,因无法忍受父亲的责骂,用一把匕首,刺进了父亲的胸膛,逃出家门。少年被抓后自辩,当时不在现场,在影院看电影,但又说不出电影的名字。而两位目击证人都说看见了他谋杀了他父亲。那把凶器也被指认为少年所有。一件看似顺理成章的弑父案,一切都合情合理,铁证如山,不容置疑。似乎电椅已成了那个少年无法改变的宿命,少年必将接受法律的无情制裁。

  然而,却因一个陪审团成员的“合理的怀疑”,少年的命运有了转机。

  一个陈旧的学校室内操场、12把椅子、12个男人,不变的场景,2个小时的推理和争论,使一桩弑父命案,从最初对被告11票有罪、1票无罪的悬殊对峙,变为12票无罪的一致表决。

  话剧《12个人》改编自经典电影《十二个人》,也翻译为《十二怒汉》。整个剧情完全是室内场景,以12个陪审员的辩论展开故事,看似单调的故事场景,却引人入胜。人物的个性和冲突、矛盾,在对案情的抽丝剥茧中展开。此剧多次被搬上银幕,也说明了其可看性。

  整部话剧并没有出现谋杀过程,甚至连法庭审判过程都没有,一切案情的重现都是在审判休庭后,陪审员们的庭下讨论中展开的。对话的有序递进,是剧情吸引人的一大亮点。显示了作者很深的叙事功力。

  我很钦佩那个第一个举手做出无罪表决,以一个人的良知和坚持,来对抗11个人的质问和责难的建筑师。

  当案件的一切的表面证据都对嫌疑人不利时,是这个建筑师感到了某些蛛丝马迹,觉得不能把一个可能是无辜的生命送上电椅。尽管他并无十足的把握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依然以“发现了合理的怀疑”来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以良知来为少年做出无罪的表决。从而引发整个情节的向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

  那些投了有罪票的人,一个个虎视眈眈地围着他,围攻、取笑和责难这个不合时宜的人,希望他改变主意,以便大家好早早回家,或者去看球赛。我从建筑师的看似微弱但又平静的表态中,看到了他的坚持。11比1的悬殊对峙,如此明显的强弱反差。他该如何应对?

  他不是那种强势的人,甚至是有点温顺的性格。而站在他的对立面上,倒是有几个人,性情火爆,为人一看就是很强势,或者是很自以为是地聪明的。但建筑师并没有被他们的气势压倒,依然耐心地说着自己的理由。以一个公正的心态,以一个公民的良知,客观地来面对一个生命的判决。这不能说不需要勇气。我不由问自己,我在那样的场合,是否能保持自己的立场呢?是否有能力扭转乾坤呢?

  终于,案件的一些细小的疑点,在争论中被挖掘:

  建筑师在案发现场附近买到了同样的匕首,匕首的插入方向是由上向下,邻居老头是瘸子,没有足够的时间走到门口,看到杀人犯的身影,对面的女郎是近视眼,不戴眼镜难以隔着窗口看清杀人的是谁,自认聪明的证券师同样也无法记起自己几天前看过的电影的名字……

  随着案件的疑点,在抽丝剥茧中逐渐显露,原先抱有罪推论立场的人,一个个都有了“合理的怀疑”,站在了同意无罪立场的一边。强弱力量的博弈,也在人性的良知中,在公正的法律中,发生着戏剧性的变化。观众的情绪也逐渐被情节推动着。每次的举手表决,当看到同意无罪推论的人越来越多时,观众席都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话剧的临场感,使我们仿佛也成了陪审团中的一员.掌声既是对演员表演的认可,也是对无罪立场的支持。

  这是一个特定的封闭场合的剧本故事,有点类似密室推理。其实最后12票无罪的结局是意料中的事,但就是想看看作者是怎样层层自然推进的,虽说是故事,但让人觉得有着很强的逻辑思辨性。

  在这一案件辩论中,人物的善恶较量、碰撞,人性的自私、主观、盲从的弱点一一表露。出场的12个人,各有各的个性。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粗俗暴躁,有的蛮横,有的自私,有的自视高等,对下层社会的人十分鄙夷,有的因自身对儿子的愤恨,带着主观的情绪。

  而且我们从他们的对话中,还看到了没有出场的作为生活弱者的邻居老头、对面窗口看见谋杀的半老女人,在想要表现自我,希望得到公众认可的心理的驱使下,将下意识的认定,当成了看见的“真相”,而说了谎。人性的弱点一一展现。

  然而,人的良知和民主的法制,最后还是站在了公正的一边。

  《12个人》作为一部司法题材的话剧,也有着其司法实践上的意义。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确实是一个体现了公众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的制度。在同样由本剧电影导演西德尼·卢梅导演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有一句台词,大意是:“12个人的陪审团是最完美的判决。”确实,要向12个人行贿比向一个人行贿难得多。12个来自不同职业、阶层的公民,对一个无关自身的案件进行客观地表决。按理是个能比较充分地展现司法民主的制度。但在此剧中,我们也看到,人性的弱点,也能左右审判的公正,多数人的意见,不见得是正确的,最好的。试想,如果那个建筑师没有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或者12个人中就没有这个建筑师,也许那个孩子的命运就要改写了。但这样的制度,毕竟让公正的审判有了较好的民主的保证。

  反观当今的社会,谁地位高,谁就有权裁决一切,谁强势,真理就在谁手里。这样的现象已是见怪不怪了。错判死刑的案件也一再曝光,成为社会热点。一部话剧不能改变什么,也说明不了什么,但能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