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电视剧观后感《知青》观后感:把握历史发展主流《知青》画卷蔚为壮观

《知青》观后感:把握历史发展主流《知青》画卷蔚为壮观

2012-06-25 21:51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知青》观后感:把握历史发展主流《知青》画卷蔚为壮观

  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知青》在央视热播已落下帷幕。使曾经的知青人与关注知青历史现象的人们,重温了那段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牵动几千万人与其家庭命运的苦涩历史。它是至今为止反映知青历史题材文艺作品中的大手笔。

  说其大手笔,是指作品对知青历史在时空上多视角多方位的充分展示。首先时间跨度大,从知青运动初期到一九七九年,几乎囊括了知青现象存在的主要历史阶段。其次空间跨度大,作品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地为基地,同时展示了黑龙江山东屯插队知青、山西窑洞插队知青、山东沿海返乡知青、内蒙古兵团知青的生活情形(还有新疆兵团)。再次,内容涵盖广,收割、排水、播种、农机、夏锄、饲养、编草帘、采石、野营拉练、巡逻站岗、教书、遭遇狼与自然灾害的伤害、政治歧视甚至迫害、性侵犯、劳动与恋爱、扑灭荒火、黄土高原地质灾害、伤亡与疾病、读小说、极左思潮式人物肆孽、复习功课上大学、返城。涉及知青生活与工作的广泛内容。雪原、白桦、黄土高原、大海、草原等知青人熟悉的自然环境重新再现眼前。场面之大,内容之丰,让人从更高与更开阔的层面视角来纵情地俯视整个知青历史,深切地感受到波澜壮阔的知青运动历史画卷的强烈震撼。许许多多知青生活的细节描写与刻画,无不引起知青人的共鸣;鲜有暴露的知青经历,无不触动着知青人与其亲人最敏感与最脆弱的神经。

  写多地知青生活与劳作,人物众多,情况各异,谋篇布局,驾驭难度大。但是作者巧妙地将他们连接到了一起。“哥俩”将京城家庭与黑龙江兵团、陕西插队三地联系起来;资本家女儿被歧视的经历将山东屯插队与兵团联系在一起;治疗雪原雀盲千里寻求海带将兵团与山东沿海返乡知青联系在一起;知青探家换乘将哈尔滨与兵团联系起来;兵团买马与学习驯马把龙、蒙兵团两地联系到一起;襁褓婴儿将黑龙江与新疆兵团联系到一起。正是这种极具内在联系的巧妙构建,使整个作品主线突出,视野开阔,大而不散,并具有比较连贯的故事性与欣赏性。

  把握主流,是客观反映与评价知青历史的关键。应当承认,知青运动中有许多的阴暗面。这也是人们对知青历史诟病的原因之一。这些阴暗面,主要反映在丑恶权势对女知青的性侵犯、推荐上大学与走后门返城中滋生的腐败、各种灾害吞噬知青的生命,家庭出身株连的政治歧视与迫害,返城过程中情侣的情感决裂,等。尤其是知青运动末期,由于上大学、返城给知青、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混乱,猜疑、抱怨、仇视。对此,作品既承认历史,又点到为止,不做刻意渲染。作品几近结尾时车站站长的话:“这帮孩子来的时侯热热闹闹,走的时侯乱乱哄哄”,一言以蔽之,既简洁、精当,又绕开知青运动的软肋,在大规模的知青现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之前,留给人们与社会充分的想象空间;对作品中诸多人物未来的命运,留给观看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不可否认,对于电视剧《知青》存有不的意见,尤其是在知青人中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有认为作品反映的历史不够真实,过大地渲染了“再教育”的作用,无视知青运动给一代人与人才发展的贻误,给千万个家庭带来的多种伤害与灾难,加剧了文革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社会矛盾。而这些,都离不开对知青历史发生原因的认知不同。

  是什么原因导致知青历史现象的发生呢?作为一个亲历者认为:其社会背景包括:1、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巨大压力与生产力吸纳劳动力能力低下的矛盾;2、对文革前十七年教育的全盘否定;3、应对国际关系紧张局势;4、历史上屯垦戍边治国国策的影响;5、对当时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判断;6、担忧和平演变发生。于是,上山下乡,屯垦戍边顺理成章地成为解决这一系列社会问题与矛盾的宣泄的出口。

  笔者无意对电视剧《知青》做全面的评论,无意对那段历史的是非功过做任何的评价,无意对作者与其作品的政治性与艺术性做系统的评论,只是想到哪就写几句。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知青》观后感:为什么这么多人会爱周萍?
  • 知青观后感:不同时代人对“知青”的不同解读
  • 《知青》观后感:一段有名有姓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