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电视剧观后感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观后感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观后感

2013-07-03 12:43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观后感

  尽管上世纪上半叶的民国时期在政治意义上只是存在了短短的三四十年,但毕竟是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里,中西方文化、传统封建文化与现代新式文化的冲突几乎是贯穿在整个民国时期,即使是早在封建社会时已经流行的私塾教育里,而这部由袁刚导演、苏叔阳文学顾问、王劲松、雷恪生、陶为等主演的《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便是一部以民国为背景、私塾教育为题材的、寓教于乐的情境喜剧。

  借鉴于美国电视剧的“情境喜剧”,通过九十年代初的《我爱我家》(英达导演、梁天、宋丹丹等主演)而深得观众的喜好,近几年时又有《武林外传》、《爱情公寓》等人气作品,不过比较少是以民国时期的教育为主要的题材故事创作,而这部数十集的《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便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围绕着私塾老师王大智与他的学生、学生家长等人之间的关系、故事展开,带出了一个个既让人捧腹大笑、又能引人思考的短故事(每一集除去片头片尾约25分钟时长),无疑是做到了寓教于乐。

  关于寓教于乐,早在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的《诗艺》里就已经提出了这种观点,也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因为诗如果只是形式的美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有魅力,发挥出艺术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只是这种“教化”能反客为主,变成寓乐于教。作为情境喜剧的《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无疑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乐事,带给观众笑点,如以易先生接到他“姐姐”的来信后为主线的那几集,一方面是易先生对于妻子易太太情深意切(包括易先生对于易太太想要通过为易先生纳妾而解决袖香的困境时易先生的反应),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传统的母亲、童养媳等问题的困扰,这让易先生几乎陷入了每日的焦虑,又加上儿子布仔的刺激作用,时不时的使得人物处于窘境里,让人不禁发笑;而易太太的“易太太”、“姨太太”的纠结,借着谐音的方式带来了不少的笑点。

  而《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并不满足于让人发笑,毕竟寓教于乐的作品还会带给观众在审美感受里得到内心的陶冶、教化。就以刚才所说的易太太的纠结来看,因为王大智先生将《弟子规》(这也是贯穿在全剧的一个重要的作品)与古人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导给孩子布仔、母亲易太太,特别是关于那个父亲将年老的父亲背上山的故事,使得易太太领悟了为人儿女的道理,也就使得易先生的困境水到渠成的解决。又如“甜梨涩柿”的那一集,创作者想要传达《弟子规》上的“用人物,需明求,倘不问,即为偷”的教谕,但不是赤裸裸的说教,而是,既通过古人许衡的故事,也通过剧中人物铁锤的关于摘梨/偷梨的故事,使得这“用人物”的主题跃然纸上。

  而且,《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里的故事并非只是针对儿童孩子,其实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同样有不少的适用性、教谕性,无论是易太太如何从王大智的言行里明白了为人儿女的道理,或者后来沈大爷、沈大心、沈大力一家父子的关系变化,也都传达出为人儿女的如何面对父母、兄弟等。

  整体来看,《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以一个个轻松快乐的故事,不仅是表现出深受中西文化交织的民国私塾文化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一些普适性的价值观传达给观众,无论是儿童观众还是成人观众,使得观众们在欢笑之后也有所思、有所得。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电视《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观后感
  •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