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后感范文 > 节目观后感《百家讲坛》观后感(一)

《百家讲坛》观后感(一)

2013-04-05 19:35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百家讲坛》观后感

  百家讲坛的所谓专家学者们太低估了国人的知识水准了

  孔子的论语能成为两千多年为封建帝王和中国封建家族治国治家的法宝,不是他提出的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而是后来人跟据他的论说总结的儒家道德规范,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把孔子也直接捧为中国的大圣

  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后来人跟孔子的论语总结出三纲五常,三纲的思想渊源是孔子讲的一句话,即“君要像个君主的样子,臣要像个臣子的样子,父要像个父的样子,子要像个子的样子”。三纲五常在封建社会维护了政权的稳定,社会的安定,家庭的和睦,可这些和谐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地位上的,是人性的压抑。今天我们看到我们自身从父辈所传承下来儒家文化,是否和现代的科学进步有些不相融?孔子在今天的社会里还是一个大圣人吗?为什么于丹却像个儒家文化的传人,不敢面对时代的进步?

  三国演义描写了一部战争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作者罗贯中使诸侯间的混战远离了战乱、贫穷、死亡的阴影,尽情地展示战争中的兄弟义气、战争智谋,把残酷的战争描写成一场场战争游戏,仿佛是一盘棋,使读者轻松走进去,快乐走出来。我们不仅要想真正的战争是这样子吗?小说永远不等于历史。

  如果把两千年前的那场刀兵相见的战争,靠《三国志》支离破碎的记载就能还原当年战争的本来面目,在历史的科学考证上是难以立足的,只能说是现代人重新编写的战争神话。

  易中天把三国之争和现在的官场商场上的人与人的关系,事业成败联系到一起,必竟有些牵强,千古风流人物已被历史的风尘淹没,留下的是历史的精华被放大传承,成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

  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不是他描写的人物和故事多么感人,而是红楼梦立体全面地展现那个时代的社会横切面,塑造了数百个不同阶层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红楼梦描写了大观园上上下下几百口人为了生存,为了地位,为了挣得一席之地的努力和智慧。我们感慨今天的文学为什么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怎样学习和认知红楼梦应该是今天的学者研究的课题。

  红学家们却无休止地还原红楼梦人物的原形,如同各自凭自己的想象讲述童话故事,离真实的历史有多远,又有多少内容展示了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周易和礼仪学也走进了百家讲坛,未卜先知有多少科学性,应由科学拿出证据才能解释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贿赂也登上学术讲坛,那贪官一定乐了。

  我们的社会需要一个鲁迅,一个呐喊者,一个写出经过历史风云的变迁而永生的阿“Q”精神,一个对不平事敢说出自己的科学观点的人。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百家讲坛》观后感(二)
  • 《百家讲坛》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