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后感范文 > 节目观后感纪录片《北京记忆》观后感

纪录片《北京记忆》观后感

2013-04-30 12:22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纪录片《北京记忆》观后感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尧之后人(一说黄帝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 汉高祖五年,本市被划入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亲分封于此,故更为广阳国首府。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至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前燕、后燕和北魏的统治而不变。隋开皇三年废除燕郡。但很快在大业三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管辖。后北京成为范阳节度使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北京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归卢龙节度使节制。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这里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市海淀区)与辽战斗,北宋大败,对燕云十六州从此望眼欲穿;辽于会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以此为起点计算北京建都史,至2009年,则为1071年),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以此为起点计算北京建都史,至2010年,则为857年),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元代时,蒙古大汗国改名元朝。自元朝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元朝时的北京称为元大都。元大都成为全中国的交往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此后明朝在大部分时间内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于此,明朝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了便于加强北方边防,保卫北方安全,将都城迁至北京。从那之后,北京成为了明朝的新都城。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于1215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突厥语:Khanbalik,意为“汗城”,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据马可波罗游记叙述:元人笃信佛,象为佛教祥兽,当时大都常有象只漫步。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现在的北京也从此得名。北京城秩序井然,繁荣安乐。永乐十九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时期,北京还曾一度降为行在,京师复为南京应天府。兵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亦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

  近代看上海,1000看西安,500看北京。作为清朝300年的朝都以及近代中国的政治中心。长安街改造、修建西直门立交桥:北京建筑本身就是奇迹,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举全国力量对长安古街进行改造,修西直门立交桥。49年和平解放北平,全国人民热情高涨,北京建立工业区,西边以长安街为主线,建立英雄纪念碑、北京饭店、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解放历史博物馆等,长安街这个明朝用于兴建北京紫禁城、皇城和内外城的“十里长街”,全城的东西轴线,东到通州区八里桥(永通桥)、西至石景山横贯38公里,东西各有一系列的街道与它相连,从而将市中心、城区和新市区联成一体。长安街两侧还有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和公安部、商务部等其他中央政府的机关,不过到了80年代,西建立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东建立CBD中央商务区。(长安街两侧还有很多文化设施,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国军事博物馆等。长安街两侧也有许多重要的商业区,如CBD、东单、王府井、西单、金融街。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也在长安街上。此外北京火车站和北京西客站也在长安街附近)

  西直门立交桥是北京市二环路西北的一座立交桥,位于北京市老城墙西北角,原北京内城西直门原址上,为了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1999年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历时4年设计投资2亿建西直门立交。此外,60时代,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修建中国第一条地铁用于战备工程,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80年代才正式对外运行。

  美食:

  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自建国以来,国内外的美食都聚集北京,可以看到粤、川、鲁、湘等中国传统八大菜系酒楼,在大栅栏、鼓楼可以吃到以北京烤鸭、炒驴肝、驴肉火烧、变态鸡翅等老北京风味,在三里屯可以看到各式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菜馆,巴基斯坦等中东菜馆,非洲菜馆。

  北京大白菜:

  建国以后,北京粮食实行统购统销,11月份到了过冬时节,北京成立大白菜运输委员会从郊区运来大批白菜集中给北京居民发放过冬,人们在通风的筒子楼楼梯里每家一块地贮存大白菜,以抵挡5个月的严冬,对此很多五至八十年代的人们记忆犹新直至80年代末放开市场结束。

  三洋牌收音机、电视机、大哥大:

  1976年文革结束,封闭10年的人们思想开始放开,接受西方新鲜事物,那家买了电视机院子里挤满了人,在公园里把收音机声音开得最大,争相努力购买大哥大,这也成了那个时代的记忆。

  轿车:

  似乎北京出租车从一开始就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90年代初大规模发展出租车的原则是“让老百姓打得起,一招手就停个三五辆车”。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当时大规模使用一种小型的面包车。10块钱10公里,不但能挤进好几个小伙子,更能放下自行车、电视机等大件物品,其多功能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满足了当时市民的多种需求。但事物两面性这一公理,也在小面的身上得到了体现。据梁师傅介绍,当时的北京人都管这种小面的叫“黄虫”,就因为这些车都是黄颜色的,实在不雅观。 (观后感   www.guanhougan.net) 好几万辆的“黄虫”穿梭在北京街头,实在是蔚为壮观的场面。这就是当时中国首都的“城市名片”。最让梁师傅印象深刻的是,“那么小的车,五、六个人都挤了进去,冬天还好,大家都暖和;夏天可就难受了,整车的不是味道。可当时大家收入还不高,都这么凑合着”。

  98年,北京市政府发动了大规模的“扫黄”运动,采取激烈的“砸”面的方式,完成了北京市出租车的第一次更新。代替小面的的夏利,造成“全国江山一片红”之势。可惜外观上的红火不能掩饰内在的缺陷,夏利的一个严重不足就是没有空调。一到夏天,坐出租就等于进“烤炉”。乘客刚想有个抱怨,转头一看司机比自己还可怜,也只能“大眼对小眼,汗珠哭汗珠”了。后来又相继投入了富康、捷达等汽车,直到现在的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等等。

  皮尔卡丹服装:

  1979年,来自法国的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中国内地仅限内部人士参与的小范围第一场“内部时装秀”。而当时,在北京的街上看到不管男女都是灰、黑蓝、色的衣服,衣服别说款式,连男女都分不出来,他那些五颜六色、想象大胆的衣服对中国人的刺激可想而知。

  1980年,皮尔?卡丹再接再厉,又举办了中国第一场公开的时装表演。这些“奇装异服”好像一颗重磅炸弹炸开了花,老百姓疑问连连:“衣服还能这样穿?”“这合适吗?”人们的反应既惊奇,又惶恐,还带着点儿抑制不住的向往。就连表演的模特穿上这些陌生的衣服也不太自在,一个模特穿了一件胸前有飘带露着胳膊的长裙,展示时,她害羞地把那条飘带缠在胳膊上,转身退场时才悄悄解开,这一次的模特时装表演也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时装模特。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80年代盛行的喇叭裤、蛤蟆镜、大鬓角,这些风靡一时的装扮都不能排除“裁缝”皮尔卡丹最早的启蒙作用,正是他刺激中国人恢复了对美的追求,对时尚的接受。

  进入21世纪的北京,正在建设借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发展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2011年底北京GDP1.6万亿人民币。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