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后感范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国人不爱纪录片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国人不爱纪录片

2013-04-10 13:57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国人不爱纪录片

  导语:谁能想到,一部纪录片从开播的第一集到最后一集都占据微博话题量榜首?谁能想到,一部纪录片也能有自己的体例,并被传播开来?

  国产纪录片在国内发展得一向不温不火,少有佳作。毫不客气地说,纪录片在《舌尖》播出之前仍很“小众”。更没有一家媒体愿意“浪费”版面资源去大规模地介绍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做到了。谁也不确定国产纪录片今后命运如何,但至少它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国产纪录片遇冷《舌尖》破冰

  《舌尖》一把抓住了观众的基本欲望。

  近些年,纪录片的发展可以用不甚景气来形容,故事性不强、人文气息过重让一些有深度的纪录片频频遇冷,就在前一阵子,崔永元和陈红还在感叹纪录片的不易与艰难。不曾想,央视近期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三、四、五、六、七集]却打破了这种尴尬。

  《舌尖上的中国》到底有多火?

  它从开播的第一集到最后一集都占据微博话题量榜首;它让许多观众每天准时守在电视机前坐等这部“吃货中国”,甚至还带旺了美食图书、烹饪器具、土特产网购等销量;它不仅成为了办公室里的谈资、媒体热议的焦点,更激发了万千网友的美食热情;它拥有了自己的体例,并传播开来,它甚至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

  在市场上,它的成绩也很不错。目前已经有十多个国家、机构买下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海外版权。该片总编导陈晓卿认为,美食的纪录片一定会受观众喜欢,比如,韩国拍的《面条之路》在国际上卖得很好,去年还入选了美国艾美奖。

  《舌尖》为何能上观众“心头”

  作为国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似乎有些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想又确实在意料之中。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它有着不得不红的“背景”。

  有内容:把握精准主打情怀牌

  《舌尖上的中国》在制作成本上投入巨大,拍摄到后期都极为用心。

  其实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的很多,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舌尖上的中国》花了不少时间做调研,结果是要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舌尖上的中国》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它每集展现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从东北到西南,从内地到港台,呈现的美食从豆腐春笋到火腿松茸。除了烹饪好的美味摆在面前之外,影片中更多地是介绍劳动者如何对食材进行采掘、加工、制作,旨在以美食作为窗口,让观众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加重片子的厚重感。

  《舌尖上的中国》还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绊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展现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网友表示边看、边饿、边流泪的原因。

  擅包装:制作精良编排用心

  用个流行的词,《舌尖上的中国》在制作上极具“诚意”。影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历时13个月拍摄完成,这也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这让拍摄出来的画面精度、准度都非常高。

  摄制组行走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70个拍摄地,动用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就有8人,15位摄影师拍摄,并由3位剪辑师剪辑完成。从这一串数字中就不难看出摄制组的用心。

  接地气:挑逗“吃货”食欲

  该片的内容编排很容易带动观众。

  鲜醇爽口的毛豆腐、热气腾腾的黄金馒头、肉色红润的金华火腿……《舌尖上的中国》将各地的美食娓娓道来,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挑战着观众的食欲,尤其是看着影片中的食材如何从原材料一步步制作成美食,更是让人边看边流口水。

  影片中没有让观众望尘莫及的高级食材,呈现出来的只是一餐餐普通的家常便饭,但就是这些让观众随手可得,甚至是不少人都会做的美食,反而让观众产生共鸣。影片还将看似普通的食材介绍得不普通,有网友认为,它将食物放大得犹如一种理想,而在这种“理想”之下,“吃货”对美食的感情和敬意被激发。

  会营销:新媒体助推“口碑营销”

  这部7集纪录片刚刚播出,就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并在微博上迅速形成话题,成为微博话题榜首。总导演陈晓卿对影片一句简单的介绍,被先后转发了十几万条,一时间《舌尖上的中国》成为微博刷屏“利器”,不得不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当下强大的网络传播力。

  虽然已完结,但《舌尖上的中国》余热未退,不少观众还在期待着续季。影片中的旁白也被网友称为“舌尖体”迅速走红,《舌尖上的美国》、《舌尖上的英国》以及“舌尖上的母校”等等,网友们用《舌尖上的中国》旁白句式调侃着各国美食以及自己的母校。这些都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着《舌尖上的中国》的口碑。

  《舌尖》的成功并非独一无二

  “长江”系列第一部曾拿下40%的收视。

  国人并非审美低下国产纪录片也曾辉煌

  纪录片在大众眼里似乎和人文情怀、深奥知识等联系在一起,国产纪录片在国内遇冷曾一度被媒体质疑国人审美质素不高,习惯“下里巴人”,难以接受“阳春白雪”。加上最近几年,国内纪录片市场被国外纪录片所包围,Discovery快要成为了纪录片的代名词,更为国人添上了“崇洋媚外”的罪名。其实国产纪录片也曾拥有闪耀的光芒。

  1983年,25集纪录片《话说长江》在央视播出后,得到了空前的反响,这也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也因为片中一系列的创新,《话说长江》曾在央视创下40%的收视纪录,也是迄今为止国产纪录片收视率最高的一部。

  2005年,纪录片《故宫》播出后立刻引起了剧烈的反响,每集高达5、6万美元的售价,创下了央视单集纪录片的销售记录。不仅如此,《故宫》还邀请了曾制作过《指环王》、《哈利·波特》等大片的好莱坞公司进行动画特技制作,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前无古人”。

  烂片各有各的烂法好片都是相似的

  纵观国内外纪录片,好的作品都会有几个共同的因素。首先就是创意,好的创意可以说是纪录片的灵魂。《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创意好。当年《话说长江》的成功也得益于很多创新。

  有了好创意还不够,在故事架构和叙述方式上也要精雕细琢。好的纪录片会带给人一种或是历史的厚重感、或是人文情怀、或是反应社会变迁等思考,绝对不是干巴巴的赘述。这点在《故宫》和《舌尖上的中国》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再有就是制作精良,无论是任何影视作品,要想走出国门,制作是必不可少的“硬件”。纪录片《故宫》在制作时就全部接轨国际,摄影、音乐创作、动画制作等全都具有国际水准。

  所以,不是不看是曾无片可看

  说到纪录片,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Discovery”,《故宫》的成功显得那么势单力薄。

  其实中国观众并非崇洋媚外,而是拥有宽容的胸襟,他们可以接受任何艺术形式的存在,自然包括纪录片。只是,观众不是傻子,会任一部部烂片牵着鼻子走。国产纪录片的沉浮让观众一度对纪录片失去了信心,不是不看,而是在很长时间里,确实没啥可看。《舌尖上的中国》再度唤醒了国人对纪录片的热情,对国产纪录片的热情。它就像是一把撬棍,撬开了纪录片和高收视、受追捧之间那扇冰冷的大门。

  去年年初,央视开辟了纪录片频道,这似乎预示着国产纪录片的冬天已去,正迈着大步向春天前进。也许观众并没有太大的感觉,但行业内却是一片方兴未艾的景象。直到《舌尖上的中国》破土而出,很多人才猛然发现,原来国产纪录片可以这么好看。

  如果一定要用数据说话,那下面这组数字同样会让人感到欣慰:2011年中国纪录片市场总投资约为8亿元,总收入超过10亿元,整体成长速度超过20%,而自制纪录片也约占纪录片频道播出量的48%,投资升温、播出比例加大,也让纪录片行业信心满满。

  《舌尖上的中国》不是一个偶然,我们希望它是一块“敲门砖”,引出一块块“美玉”。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一)
  •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观后感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 《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