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评剧评《辛德勒的名单》影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2013-04-26 21:25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他打动了我,每次都打动了我,这是他造成的唯一伤害,他踩住了我的心,让我哭泣”。 这是《偷书贼》里死神对鲁迪的一番评论, 面对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的一个关于种族屠杀的故事,它清楚地道出了我观影过程中身心最纯粹而直接的感受,影片中人物每个噤若寒蝉的动作,每个欲言又止的表情,每个被黑白掩饰了的喜怒都细致入微地照进你的心里,让你感同而身受,共同感知着这场屠杀的疼与痛。

  影片除了开头和结尾有部分色彩之外长达三小时的长的电影都采用了黑白的拍摄手法。没有了多余的色彩,最简单对立的颜色,象征善恶的黑白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1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导演斯皮尔伯格创造性地采用了颜色语言,运用红白黑三色红生命的颜色,红色象征血液,滚烫的、烫得灼人,炙热的、热得迫人。当最鲜活的生命被带向死亡的终点却无法被阻止,那种内心的挣扎无力与疼痛, 莎士比亚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生命的消逝所激起的就不是简单情感的涟漪而是一阵轩然巨波。前一秒还均匀的呼吸就这样被停止,下一秒便无言、沉寂,归于尘土,慢慢腐烂,最终消失在世间。想起周国平的一篇散文名《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确生命的最初是没有姓名,没有任何多余注解的,抛开一切尘世的世俗的注脚,我们共有的名字是生命。

  导演有意用黑白影片传达出他对“大屠杀”的印象,或者说,还原出一段历史真相。屠杀在英文中的原义带有焚烧的意思,影片中真实地用一段熊熊烈火还原了真实的屠杀,大火硝烟烧毁了犹太人的家园、财产和生命,但是没有名字的生命消失了,就代表罪恶也一并消失了吗?追寻着这棵摇曳的恶之花的根源可以发现,斐希特《告德意志国民书》一书将日耳曼人的自悲转为自尊。原本这个自悲的民族开始走向一种异端的狂热,对犹太人久而有之的愤恨成为这种异化后狂妄自大的自尊,以无情泯灭人性地践踏生命来诠释。对于这种矛盾导演用象征手法给予展现,片头那微弱的蜡光象征着犹太人的生命和精神。而那熊熊大火则是德国人用来灭绝犹太人的。这两种不同亮度的火光象征大战期间两种民族及其历史意识的冲突。重生意味着毁灭,就像纳粹集中营司令官哥特在大屠杀前对德国军人发表讲话,他叙述着如何重建帝国辉煌的历史同时又将犹太人的历史如蛛丝般轻轻抹去。可见德国人想改写自己的历史,同时又要毁灭他人的历史。而这样的自尊无疑是消极、可悲而无为的。

  说到影片最痛的那抹底色无疑是那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影片中生命如纸片般轻盈,当生命沦为可以用金钱衡量交换的物品。配合着John·williams的配乐,恰到好处在悲怆的刻画中呈现出史诗的美感,哀而不伤的音乐配合黑白的画面让人屏息至于深刻地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渺小。那种生命行将就止却无力抗争,任何多余的生命的哀嚎与嘶吼都是对生命最大的亵渎,沉默是最无声也最有力的控诉,惟有静默才能最完整地表达那种生命灼人的痛,生命戛然而止的余响是深远而旷达且直指人心的。想起《论语》里一句“天地不仁则万物为刍狗”,当生命如草芥般被践踏,一个疑问被唤起,谁能拯救堕落至此的人性至暗之面。于是影片的主人公出现了。

  “I could have done more”“我本可以做的更多,我可以救更多的人”说着这句台词的辛德勒,让他众多台词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这句台词是他完成自我拯救最鲜明的标志。他由原来一个巧妙游走上层,大发战争财的好色、贪婪的投机商,这样一个满是缺点的人完成了自我的救赎,走向了人性的圣坛。而这救赎的过程是无言而残忍的,当他看到红衣小女孩被牵着去行刑,那抹如夏花般绚烂的生命转瞬归于秋叶般静美,就那么无声无息地倒下,生命还未来得及好好绽放便旋即枯萎了。他眼中久久地含泪,我想那是悔过的泪,顿悟的泪,泪水洗清了他心灵上的原罪,至此他由一个站在战争施罪方的撒旦的拥垒变成了一个守护生命的正义的卫道士、更是以生命践行的殉道者。有人说这个过程过于突兀,但我想每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人,每一个拥有人性的人都不会如此质疑,因为拥有,所以懂得。一如《与狼共舞》里的凯文科斯特纳、《断锁怒潮》里的律师罗杰,《金陵十三钗》里的神父John。忘不了辛德勒营救犹太女工那有如摩西出埃及的悲壮,忘不了辛德勒与军官讨价还价买卖犹太工人的声嘶力竭,忘不了他常含泪水的眸子里的透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拯救着水火中每一簇生命的火花,纵是只有一瞬,也值得。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生命的丰盈正在于此。曾有人诟病在这部黑白影片里, 导演有意美化辛德勒,几乎都用仰角拍摄,使这位身材原比别人高大的主角更显得突出伟大。我想其实即使真实的希特勒是矮小的不起眼的,这种沉淀着的生命的厚度都足以使人仰望,因为仰望不在于高度,而在于深度。

  关于影片的一些诟病之处,作为主角的辛德勒是纳粹党人,与德高级军官有良好的关系。以这样一位人物作为主角,描写他辛德勒与会计师正在挑选他的“选民”。记得有句台词是“选中即天堂,名单外则地狱”。这种不经意细节透露出的以白人为中心的父权思想的基调,美式英雄主流价值观。同时多少会降低大屠杀的冲突性,有替德国纳粹的罪行漂白之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整部影片同时作为人所共知的战争祸首的“希特勒”虽然只出现过3次,但观众一直感觉到大屠杀在进行之中。(观后感   www.guanhougan.net) 在这样一部没有希特勒的大屠杀影片,这样的安排似乎向观众和世人宣告:大屠杀并不一定要由希特勒才能引发。这里体现了新保守主义史观的哲学基础即承认人的本性是恶的,是有缺陷的,必须通过法律和宗教对这些加以限制,否则,人的邪恶本质就会通过战争、暴力和掠夺等表现。这种人性之恶不是希特勒共有的,那些拿石头砸向犹太人的孩子们,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种恶的社会基础和广泛性。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他们都可以是希特勒。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我是,你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原本无名无姓,却到底可歌可泣。那些被屠杀的犹太同胞们以无名的形式消失了,刽子手们有些被定格在历史的荣辱柱上更多的到底是无名的带着血腥的双手就此了断余生,而更多像辛德勒这样的生命的援救者籍籍于无名。无论你是哪一个,生命开出了无名的花,经历人世间罪恶赏罚的洗礼,绽放出了一抹生命的颜色,它就像人性,不是绝对的白,亦非绝对的黑,而是混一混,夹杂生命鲜活的红,说不清,道不明,却到底开在了人们的心底,动人心扉、历久弥香。记得片尾一群犹太人围绕一盏蜡烛朗诵经文,呼应开头那抹那家犹太人被纳粹强行带走象征因罪恶而戛然而止的生命的烛火。此时犹太人不仅获得了生命的安全,他们的历史也必将如同烛光,微光中渐渐穿越历史,延续、传承。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辛德勒。“人性没有绝对的黑和白,更多的时候是混一混”——《偷书贼》。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只是希望白多一些,那是希望,那是人性,那是我们最愿意赋予生命的名。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