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评剧评《危情时速》影评:简单是一种底气

《危情时速》影评:简单是一种底气

2013-07-27 23:46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危情时速》影评:简单是一种底气

  看《危情时速》是一次很过瘾的体验。托尼?斯科特以其对于速度型电影的多年浸淫和独到功力(这一点只要看一看他的作品履历表就知道),对运动场面的大师级调度,拍出了一部极简单而又极纯粹的动作电影,一个半小时的片长,几乎没有半点枝蔓缛节,通篇只有一个中心事件,却拍出令人难以喘息的张力,实在是大家手笔。

  在我看来,风驰电掣,片刻不停的场面以外,《危情时速》做得最出色的是两点。

  第一,是电影令人瞠目的高度精准的执行力。

  一部动作片,通常意义上的看点无非是紧张刺激的剧情和火爆眩目的动作,两者相辅相成,无论哪处失位都足以令电影减色。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危情时速》的个性和它在实验上的努力。影片在剧情上极之简单,作为一部从始至终在高速运动着的电影,《危情时速》里没有黑帮,没有恐怖分子,甚至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反派,这意味着电影甚至没有一个在动作电影中通常不可或缺的正邪对立的基本冲突。这或许会让一部分过于自我中心的观众事后产生少少类似于踏空般的不适感(是有许多人过度地把一部电影是否符合观影预期来当做评判标准的),但,至少在看片的一个半小时里,你不会记起这一点的,相信我。

  《危情时速》在剧情上的主动消解,等于是比普通影片更加百十倍地把重心转移到场面的营造上,也等于是比普通影片更加百十倍地依赖它来抓住观众。这一方面是托尼?斯科特的导演风格使然,另外一方面,则是有好莱坞第一流的执行精度和技术水准为之打底的缘故。《危情时速》是一部依靠剪辑、前期素材量极大的影片,大量的不同角度、不同景别、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表现危机递进和变化的镜头,在高速行进间兼具叙事和氛围渲染的双重功能,调度和拍摄难度极高。这让我想起来前两天刚看过的《爱出色》,陈奕利在影片的不少部分里均落力经营富于时尚感的色彩和节奏,在华语电影里算得是合格之作(只是说导演,至于剧本则一塌糊涂),但影片里可以算得是出彩的,从技术上讲,无非是拍些静物,剪出些些动感,且MV式的段落多是纯粹渲染气氛,并不承担叙事功能,与《危情时速》相较,其难易相去几不可以道里计。

  做这个比较,并无意于贬低《爱出色》所作出的有益尝试(何况拿《爱出色》与《危情时速》作比较,也压根毫无意义),只是想说,《危情时速》是一部带有强烈好莱坞“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烙印的作品,通篇散发出令人目眩神驰的技术感,也可以说是一次在好莱坞雄厚扎实的技术基础上进行的挑战电影平衡性的一次实验。托尼?斯科特完成得非常出色。但话说回来,羡慕是一回事,我却不认为我们也应该去轻言尝试,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故事越简单,细节越要强大,对执行和技术的要求程度越会成倍提升,好莱坞百多年的积淀,我们很难做到一蹴而就,以华语电影目前的技术水平,远远达不到单以场面便足以撑起一部电影的程度,有些实验,我们羡则羡矣,然就现阶段而言,却只能先由得别人去做了。

  第二点,我特别想提出来说一下的就是,《危情时速》的“大片”感。

  这个看起来是有点多余的话。《危情时速》打的招牌就是好莱坞大片嘛。(这里多说一句,所谓“好莱坞大片”是一个很本土化的叫法,它只以一个“大”字示人,掩盖了电影本身的不同类型乃至千变万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既以这种方式简单直接地吸引了观众,但同时也对观众进行了长期而错误的引导,而时至今日,它给观众造成的缺乏独立的观影喜好、只唯“大”是看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显著地暴露出来,成了限制华语电影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该到了废止这个叫法的时候了。)实际上,《危情时速》在好莱坞商业电影里远算不上是顶级制作,而这种故事简单到一根筋的电影,又极其容易流露出一种与资金投入并无太大关联的廉价的气味(这一点,有大量的速度系电影可以拿过来做例子)。但让我很意外的是,《危情时速》做得很扎实,很饱满,有一种令人信服的质感。如果说前一点是关乎技术的话,那么这里则主要就是功力的问题了。从廉价到饱满质实,这中间差别或许只在毫厘,且玄之又玄,难以用语言尽述,但许多电影最终还是被隔在门外,不得登堂入室。《危情时速》做到了,这很好。

  总之,《危情时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托尼?斯科特所拍过的最棒的作品,也是近期最值得进电影院观赏的作品。隆隆的速度感让人油然想到,好莱坞电影工业已然雄踞世界之巅,但依然保持着向更高阶段冲撞而去的勇气与闯劲,或许,这才是电影底气的真正的源头。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