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评剧评《不肯去观音》影评

《不肯去观音》影评

2013-07-28 17:49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不肯去观音》影评

  首先说明,本文是没有看过《不肯去观音》而为《不肯去观音》写的影评,不是观后感;在本文中也不会引述不肯去观音的典故。影评如下:

  一、拍摄电影,须要投资,也须要赚钱盈利,这是商业化、市场化的规律,《不肯去观音》的制片方也同样须要遵循这个规律,只不过选了不肯去观音的典故作为噱头,借助佛教信徒的信仰打开了市场,大赚一笔。所以制片方谈不上功德。

  二、《不肯去观音》是以佛教历史典故作为题材的电影,作为佛教信徒而言,依教奉行是责无旁贷的,是否学习不肯去观音的典故,是否观看电影《不肯去观音》,对于是否依教奉行毫无意义。所以《不肯去观音》起不到教化佛教信徒的作用,以《不肯去观音》教化佛教信徒等同浪费社会资源。

  三、不肯去观音的典故有神秘色彩,制片方称《不肯去观音》采用了神秘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方法制片,不得不说,制片方是用了心去制片的,但是神秘主义是蛊惑人心的,而浪漫主义则是纵情感官欲望的。所以《不肯去观音》违背了佛法朴实和离欲的解脱精神,所宣扬的无非是迷信与情绪。

  四、不肯去观音是佛教历史典故,对社会的影响有限,《不肯去观音》采用电影的形式渲染于社会观众,将如同央视《西游记》之类的电视剧一般,可能成为一部广受社会观众喜欢的电影,甚至被捧为经典,但是如果试图以《不肯去观音》来教化社会,那么必然是一部失败之作,就如同看了央视《西游记》的社会观众,也只是将它当作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来放松工作之余的疲倦,甚至对佛教教义不甚了解者会以影视内容作为评判现实修行的依据,针对佛教现状做出各种不正确的评述。所以以《不肯去观音》教化社会只是制片方或者佛教界的一厢情愿,结果必然适得其反,还会使社会观众误会佛教修行,导致佛教形象受到损害。例如:释迦牟尼制定不捉金钱戒,而央视《西游记》演绎释迦牟尼包庇弟子阿难、迦叶收取唐僧的人事,观众习以为常,反而认为佛教就是敛财的宗教,从释迦牟尼开始就敛财。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不肯去观音影评
  • 《不肯去观音》影评:洗涤心灵的宗教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