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评剧评《大逃杀》影评

《大逃杀》影评

2013-08-07 11:37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大逃杀》影评

  我依然在犹豫是否应该在深夜降临之时在这里写《大逃杀》影评。不过如果有什么遗憾的,我可以以后再补充。

  初中的时候就听朋友谈起过的一部让人坐立难安的日本电影,纠结于片中的血腥厮杀而一直没有看。不过,在此之前,日本的各式电视作品我还是接触了一些,《告白》里几个各藏心事的小学生,《白夜行》里杀死亲身父母的青梅竹马,《IS》中的性别模糊者,等等。有些人会称之为变态,但我认为这些阴暗并不是不存在,世界并不是每个角落都阳光普照。只是有些国家选择避而不谈,以为掩耳盗铃就万事大吉,就能麻痹自己的国民以为生活美好无比。日本总是像一个无所顾忌的妓女,把遮羞布掀起来主动给别人看,我承认我欣赏她,不是从性的角度。

  电影《大逃杀》的全程我的心总是被揪得紧紧的,一旦有一人死去,心痛就加一成,但却是到了片尾,放全班人篮球赛时候的欢乐场景的时候,我才真正落下泪来。悲剧,便是把美好的东西摔碎了给你看。

  就像一些影评所说的那样,那个杀人不眨眼甚至引以为娱乐的疯子只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他的存在用伦理、逻辑都无法解释,被他杀死的人也许只能感叹自己“技不如人”,或者“shit happens”了。除此以外,整个班加上“X的儿子”便成为重点。

  看到别人的影评的时候,很多人在热火地讨论着‘这群人中谁才是最强的或者如果谁谁谁没有怎么怎么样,又会如何如何’这样的问题,我却不以为然。影片反复反复对比厮杀的惨烈和平日的团结欢乐,我想他想表达的并不是人性有多么险恶龌蹉肮脏,而是一个制度,一个残忍的制度可以改变什么。他可以把最妍丽的花变成毒品,也可以把最单纯的孩子变成互相厮杀毫无人性的屠夫。险恶龌蹉肮脏的,不是这群孩子,是制定规则的那些禽兽,那群西装革履惺惺作态的大人们。

  在这场“游戏”的一开始,那短片里面的女主持用嗲嗲装可爱的声音宣布最恐怖的规则时,片子的基调就下了,令我感到作呕的基调。在死亡的威胁下,孩子们战战栗栗地开始“游戏”。有人选择不伤害任何人结束自己生命,有人选择单刀上阵不顾往昔友谊只为了求生而杀戮,也有许多选择相互依赖共同奋斗。我敬佩自杀的人,但是并不向往,因为信任同伴,就有可能获得生的希望。那些失去理智疯狂举动的人都没能长久存活,因为清醒是在乱世保住自己性命的唯一方式。而单刀上阵用尽手段屠杀手足的人,拥有强大的内心和了不起的行动力,但因为缺少“心”,我也不能苟同。仅仅只是“非常善良”的男女主角,其实并不能与最后的胜利者这个称号匹配。我所欣赏的,只是那个自称是“医生”“厨师”“船长”的儿子的人,拥有绝对的实力,和真挚的情感。在规则之下,遵守着,暗地里顽抗着,并且最终打破规则。正如我喜欢《肖申克的救赎》男主角一样。

  看《大逃杀》这部电影的起因在于最近正在看的那本纪实类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这十年指的就是正如电影里一样被残酷的规则摆布的人所熬过的文化大革命。仅仅看了几个人的故事,我便能稍稍体会生存在那个时代的苦难和无奈。每个人埋在最深处的肮脏腐烂的人性被制度挖了出来,晒在太阳底下,整个中国便是那个孤岛,所有的百姓变成脖子上带着爆炸器和监视器的孩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得极为稀罕,随时面临昨日的亲人挚友今天给你最痛的一刀。于是,我想再更为真切的体会一把置身于这样的规则之中的种种,于是乎,我想起了这部电影。你是不是也会觉得相似呢?可怕的相似呢?这样的故事并不是某个变态的日本人脑子里莫名其妙的产物,而是刚刚过去40年而已的我们的父辈祖父辈经历过的“生存游戏”。

  可怖的不是人,是制度,但也是创造制度的人。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