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评剧评《白丝带》影评

《白丝带》影评

2013-08-08 08:34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白丝带》影评

  作为2009年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获得者,德国电影《白丝带》用平静而冷酷的叙述沉重撞击人们的心灵,这种没有血腥的暴力像一个暗自窃笑的小丑,躲在角落里得意而邪恶地打量着他所制造的灾难。导演哈内克以纯黑白的画面,借一位老去的乡村教师之口喃喃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生在德国某个小山村中的往事,那里男权至上、贫富悬殊、阶级分明、不伦畸恋、猜疑妒忌……所有的一切犹如沉沉的乌云盘绕在山村上空,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剧。

  所谓白丝带,就是片中牧师心里一种无形的人性束缚,在这个他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家庭中,他用自己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来约束其他成员的行为,把它们硬生生地强加在下一代身上。当他们犯了错,他不通过沟通来纠正,而是在他们胳膊上系上一条白丝带,试图以纯洁的白色来提醒孩子们别再做同样的事情。孰不知这种主观粗暴的方式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孩子们将其视为自身耻辱的烙印,再加上平日里周遭环境的耳濡目染,使得他们更变本加厉的为所欲为。在电影里,最令人叹息的就是这些孩子,本该纯真无辜的灵魂逐渐沦为暴力的实施者和助长者,同时也忍受着精神上的压抑和摧残,幼小的心灵尚为长成便在堕落的环境里腐烂。几十年后,这成长起来的一代带着他们扭曲的人生观成为二战最直接的面对者,小山村只是当时德国的一个缩影,有多少德国人是在那个疯狂而混乱的年代中成长起来的?

  直到结尾,电影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究竟谁才是这些悲剧的幕后策划者,但在经历过这沉闷而冷酷的过程后,真相还值得期待吗?还有那么重要吗?哈内克通过冷静的手法完成了对往事的追忆,然后让观众自己去思考、领悟,最后明白应该如何生活,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停留在孩子的心中。

  《白丝带》的主题是严肃深刻的,故事虽然冗长,但不会让人感到疲惫,电影没有直接展示出血淋淋的暴力场面,但那些冷漠无情的对白和恐惧无助的眼神却像锋利的刀剑,摧毁了人的承受力,这感觉犹如落入冬日里的冰湖,所有温暖的感情在刹那间被吞噬。可以说是这种极端的社会背景和教育方式扭曲了人心,最后使大家不得不吞下那一粒粒苦果。

  故事的叙述者——乡村教师,他的生活和爱情是片中唯一让人感到亲切的,但他只是电影里芸芸众生里微不足道的一分子,不得不接受那时伦理道德观的约束,他炽热的爱情也要忍受父权至上的蹂躏,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今天,当我们回看那个年代时,或许会感到莫名惊诧,但那正是曾真实发生过的自然往事,战争、仇恨,这些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岁月累积而逐渐形成的偏执,等到它发育成熟后再想扭转就太晚了。《白丝带》用这样的回首为世界敲响道德的警钟,提醒人们别再让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