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评剧评《成长教育》影评

《成长教育》影评

2013-08-08 08:39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成长教育》影评

  对于原著改编的电影作品,无非是保留原著精髓用影像还原,亦或在原著基础上进行再解读,有些极端分子可能只取部分故事而进行一次全新的完全颠覆的再创作.....Lone Scherfig很传统,她选择了前者。

  令人遗憾的是,Lone并没有在原著基础上注入新的动力。比起05年Joe Wright用诗一般的镜头语言重新打造《傲慢与偏见》时的精艳,Lone在影像方面实在只能说中规中矩,甚至有些流水账....莫不是Carey Mulligan华丽的演技和对于六十年代氛围的精准还原,我们几乎挑不出电影的其它优点了....

  诚然,既然Lone选择了原著精髓,那么剧情是电影的重点。Lynn Barber的原著就叫An Education,其故事本身有着明显的宣扬女权的特点。电影自然也是,无论对于故事的主人公Jenny还是对于台下的观众都是一次意味深长的education。

  当然台下的男性同胞们可能不会有女人们那样的共鸣,但至少能理解导演要告诉我们什么。的确,男人永远都是女人心中的痛(其实对于男人而言,女人又何尝不是)。当一个成功、富有、能说会道、彬彬有礼的魅力男人意图成为一个无财、无名、无生活激情的小女孩的枕边人的时候,我们看不到任何反对的理由。当然,当女同胞们对于这样一个完美男人竟然背着女主角轮换枕边人而扼腕叹息时,男胞们也丝毫不会惊讶。世界本就这样运转,女人们永远希望被一个完美的男人毫无保留的爱着,而男人们则永远希望成为那个完美男人。笔者身为男性也不想做任何辩解,处在那样一个位置的男性是不可能只有一个女人的,这完全是天性,无法改变。

  Lynn的故事鼓励女性去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不要被一时的物质欢愉所蒙蔽双眼。然而Lynn的美好想法的局限性非常明显,为什么当下女性依然以傍大款为荣?为什么从事特殊服务行业的女性每年只在增加而从未减少?事实是,不是每个女人都有Jenny那样的头脑和美貌,为物质生活发愁仍是现代人难以忽视的首要问题,实际上,这是人一生的追求目标--物质。显然,局限性地去理解这一次成长教育对广大群众是不公平的。

  那么摒弃智慧与美貌,我们把重点放到“爱”。

  推己及人,我们继续深入故事里去挖掘,可以发现女主角身边的两个男人,一个物质完美却花心非常,另一个没有情趣亦无财力却可以真心去爱女人。不难看出Lone对于男性的绝望心态,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向物质屈服,还是向被爱屈服?于是,从另一个角度去体会这个故事我们发现,突然可以用相亲时的经典尴尬问题来概括An Education的关键选择问题:即身为一个女性,你会选择一个你爱的人做你的伴侣,还是选择一个爱你的人?

  这个问题无疑是尴尬的,可又的的确确无比现实。Lone的观点是显然是选择那个爱你的人,就如同电影最后和女主角骑单车的懵懂小子一样,女主角不会告诉他她早已体会过巴黎的繁华和世间的刺激,这小子却可以疯狂的迷着她,何乐而不为?

  无论现实还是影片中,男性权力往往以物质为主。大把大把的金钱,换来的物质上极致的享受,任谁也无法不被诱惑。特别是对于女性,千百年来,自从夏娃从亚当的一根肋骨发展而来,女性的物质基础一直都来源于男性。显然,活在男性阴影下是不公平的,女同胞们绝对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Lynn告诉广大女同胞,向物质屈服,你不会幸福。

  在跳水名将们、美女明星们都不顾一切地冲向“物质”家族的今天,成长教育对于每个人都是适用的。“爱”与“被爱”的观点或许在一些人眼里显的幼稚而不成熟,因为生活本身是艰辛的。但其实生活也是简单的,快乐是一辈子,不快乐也是一辈子。钱不等于快乐,这句话我可以很自信的说。特别是对于女性大众们,世间有那么多挣扎着想去爱别人的男人。

  有时候,把自己的眼光重新审视一番,你会发现很多真心对女人的男人,他们或许没那么优秀,或许没有什么吸引力,但他们是全心全意地爱着别人,因为世界是公平的。从来都只是“爱”和“被爱”的两个人。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