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评剧评《夜半梳头》影评:不作死就不会死

《夜半梳头》影评:不作死就不会死

2014-06-03 11:00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夜半梳头》影评:不作死就不会死

  文/田金双

  我是影评人中的恐怖主义爱好者。不过,如果非要让我评论中国恐怖片或惊悚悬疑片的话,我的定语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中国本土向来鲜见真正的惊悚影片。辩证而言,中国本土影视概念中的惊悚、悬疑、恐怖三个概念一直是模糊的,甚至模糊得一塌糊涂,糟糕透顶。也正是在这种前提下,中国的自我标榜的所谓恐怖作家、编剧、导演一直大拾西方史蒂芬·金等人的影视“牙慧”,因此,时下诸多惊悚影片单纯以恐怖的音乐和非常声响逼人就范,集体强奸公众性感的眼球和被动的耳朵。这种“毛骨悚然”的娱乐状态,不能不令我们想起若干年前港台集体制造的媚俗鬼片。

  若就事实说话,尽管时下绝大部分影片采取悬疑、梦境、臆想等方式对恐怖予以解读,但悬疑惊悚在做作的剧情面前,毫无惊悚可言,也正由于这一原因,时下的国产悬疑惊悚恐怖电影大都徒有虚名,很不着调。

  时下,在国产电影中,打着所谓悬疑、惊悚、恐怖片名义的影视作品可谓众多,但大多有名无实。换言之,如果仅凭几个阴森恐怖的道具、吱吱呀呀响的门和几把破旧椅子和突如其来的音效就可以唬弄观众的话,我想,大抵《封门村》这样的搞笑片都可以称之为“恐怖片”了!

  换言之,影片创作的首要原则应该是“故事要好看”,一个恐怖片或惊悚悬疑类型片中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悬疑、惊悚和恐怖更应该来自于心理上的惊悚和悬念。以例为证,如果说90年代初梁明、穆德远的《黑楼孤魂》是内地电影苏复后恐怖电影经典之作的话,刘宁执导的这部《夜半梳头》显然是中国恐怖主义影片中的“实验品”。当然,这个“实验品”除了恐怖主义的外套之外,故事的精神内核亦很耐人寻味。

  曾记得,史蒂芬·金有部影片叫《1408》,该片中主人公MIKE是一个恐怖小说家,但他平日里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有天,MIKE决定找一家“闹鬼”的房间住上10天,而后选择了多芬旅店1408房间……当然大量的恐怖惊悚的真实体验和离奇的现象最后让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鬼神人生观。影片最后,MIKE死掉了,死在了自己的陷阱里,而且永远也没能走出那个可怕的房间……

  如若我们将史蒂芬·金的大成本投资的惊悚科幻巨片《1408》和小成本制作的国产惊悚悬疑电影《夜半梳头》对比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刘宁执导的这部影片同样触及主人物内心不为人察的非常世界——一对年轻夫妻搬进了一座别墅,经历种种诡异之事,故事开始变得匪夷所思起来,一个更为惊悚的隐疾浮出水面。

  如果我们说史蒂芬·金的《1408》给观众设计一个商业连环局令人心悸的话,显然刘宁本人通过《夜半梳头》通过类似弗洛依德的影视语气和惊悚手法为我们精心设计了两个空间,即二维空间:实现时空和心灵空间,最后,这种真实与内心双重设计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步入惊悚“连环阵”。

  《夜半梳头》这部影片从一开始就抓住观众的观赏需求和猜测心理,随着剧情的发展,影片悬念交叠,令人窒息,观众的观赏情绪和猜测兴趣被充分调动,但直到最后的十几分钟,观众才恍然大悟……至于观众在这部毛骨悚然的电影面前,跳还是不跳呢?!我想——还是让影片自己说话似乎更好一些。

  此外,也许导演想将《夜半梳头》打造成可以与欧美高品质恐怖片同样水准的暗黑气质“哥特”惊悚片。所以不管是道具、布景还是人物关系上,无不凸显出暗黑高冷的哥特式欧美恐怖片风格。比如,类似于欧美恐怖片《妈妈》、《黑衣女人》等影片中的道具元素——吊灯、烛台、摇椅、斧子、鬼娃娃等等,均被植入到了剧情中。当然,也正因之,我们亦能从中看出该片试图向商业影片靠拢的艺术气质。

  值得首肯的是,《夜半梳头》处处秉持着认真的创作态度,借中国民间见鬼大法之“夜半梳头”讲述了个关于爱、理解和关怀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本身,除了借用“夜半梳头”这则中国民间传说外,更多弗洛依德式的心理解读和精神分析,这亦是中国恐怖类型片的进步。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真正的恐怖、惊悚更多地来源于内心的精神慌恐,而非故意营造的自我迷恋和娱乐意淫。网络流行语说,no zuo no die. 中国本土恐怖片,不作死就不会死!中国影视导演想要拍出真正优秀的恐怖片或惊悚悬疑片,还需要真正的内心反思和自我精神修炼。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夜半梳头解析?
  • 《夜半梳头》影评:恐惧来自内心
  • 《夜半梳头》影评:往事恩怨造就真鬼上身
  • 《夜半梳头》影评:鬼文化的情爱体表达
  • 《夜半梳头》影评:戴上镣铐惊悚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