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电影观后感

《疯狂的导演》观后感

2013-08-27 10:16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疯狂的导演》观后感

  文|苏筱兀

  1.外行领导内行

  术业有专攻,领导无非内行和外行两种。内行领导内行也是两种情况,要么下属进步神速做事事半功倍,要么经意不经意间压制下属的能力,譬如某电影只是请个内行导演做监制,结果变成了监制导演电影。外行领导内行,行道就多了。不过在下属眼中,通常情况下只有一条。“领导傻逼死,啥都不懂,整天瞎BBB。”

  《疯狂的导演》中投资人与制片人导演的关系正如企业中领导与下属的关系。投资人不懂电影,但是没有人认为自己不懂电影,不就是大屏幕放的那一两个小时吗,谁看完不能点评几句。况且自己投钱了,这是必须得多提意见多说几句。加之,投资人投资电影本质未必单纯,要么为了潜规则演员,要么为了把潜规则的演员扶上位,要么给自己家企业产品打打宣传,主要还是要用钱生钱或者用钱生利的。千万别提什么艺术,根本不懂艺术或自认为懂艺术,提了只会更糟糕。

  坊间流传,其实投资人挺好骗的。具体如何好骗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在电影中起初投资人都不是很好骗的,他们有种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后来在曲线救国满足投资人各种要求之后,一个项目初成形,更多的投资人蜂拥而至想要分一杯羹,居然给了导演得瑟的机会。其实影片揭露的是电影乃至整个社会全面病态的市场。

  2.识时务者为俊杰

  王菲年轻时也是唱流行歌曲走红的,还改了名字叫王靖雯。后来她唱歌走红,就很少唱那些自己不喜欢的歌曲,也有在颁奖典礼上很“狂妄”地讲她知道自己会唱歌。侯孝贤在拍自己风格电影之前,一直也在拍《俏如彩蝶飞飞飞》《在那河畔青草青》等流行电影。日本现下知名的动漫声优很多是AV游戏声优出身的。

  其实大家都一样,在事业发展的初期,总要做一些后来看起来很商业不太体面的工作。这样不是不好,还要讲侯孝贤,在早期的电影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培养了自己的统筹总控能力,所以在后来的工作中才能更好的掌握发挥。如果没有长期的前期积累过程,当真正有人给你自由,让你放手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也未必能够如鱼得水。

  有自己的坚守固然重要,但眼高手不能低。《疯狂的导演》中的无名小导演还未有一部处女作,就开始坚守自己的理想,难怪制片人崩溃。但是不是因为初学者,就要卑尊屈膝,将投资人奉若祖宗?倒也未必。商业与艺术如何权衡,这里就需要制片人的协调能力了。制片人担当着投资者与导演沟通的桥梁,桥越坚固可发挥的余地就越大。

  理论上投资人、制片人、导演都站在想要将电影努力做好的一方,投资人、制片人想收钱,导演希望自己名利双收,大家齐心协力把事情坐着就办了。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却会很多,一方面各势力心怀鬼胎想要为己谋利,更主要的是,可能大家集体没有好创意,好点子,甚至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将电影推向越来越烂的方向,还不自知。

  《疯狂的导演》除作为一部有着不少大牌明星的完整电影观看之外,还为电影从业者提供了大量业界沟通合作实操经验的反面教材,可逆向参考学习。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电影疯狂的导演观后感
  • 《疯狂的导演》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