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读后感《堂吉诃德》读后感

《堂吉诃德》读后感

2013-09-26 15:14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堂吉诃德》读后感

  堂吉诃德的全名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之所以在开篇如此强调他的全名是由于比起“堂吉诃德”这样一个为人所笑谈的名字,“拉·曼却骑士”更能表达我对这本书的诚意。

  这是一个空气里充斥着大众舆论的时代。有一种恶意,人们难以遏制,就如同在历史课本上将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头像添笔画成猪八戒或怪兽。“自由”成为任何一种误读的体面借口,恶搞一部经典作品,嘲弄一段历史故事,哗众取宠,然后信步走开。成名,如同发一条微博那样轻易,只需要几秒钟。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之上,每个人都可以自称“塞万提斯”,然后去创造各种“堂吉诃德”。

  以“丰富的痛苦”为题,是借用了穆旦的一句诗“感谢上帝给了我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在如今越来越多的“堂吉诃德”被误读的背景下,真正的“拉·曼却骑士”正遭受着“丰富的痛苦”。

  这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拉·曼却骑士”从骑士小说中吸收营养,备好生了锈的长矛和破洞的头盔,雇佣了肥胖的农民桑丘做侍从,骑着老马“驽骍难得”,决心要去游侠。还把邻村的挤奶女工想象为女主人,取名为“杜尔西内娅”。个中荒诞滑稽,像极了各种山寨版《西游记》的粗糙情节,令人捧腹。

  传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站在王宫阳台上,看见一个学生一面看书一面狂笑,就说这学生一定在看《堂吉诃德》,不然就是个疯子。而今,捧腹的人很多,却都未必在看《堂吉诃德》。好比,骑白马的不全是王子,还可能是唐僧;有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有可能是鸟人。

  文字所勾勒的情节,总是容易勾起读者的想象。于是,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画面。这画面的经典感超越于任何绅士向贵妇人甜言蜜语的告白场面。“拉·曼却骑士”可以成为一种笑谈,也可以代表一种精神。真正的悲哀在于,我们所笑谈的,也许从未真正存在过。

  曾经,骑士精神,是一切美好精神的总和。而后,有了“堂吉诃德”这般不靠谱的骑士,于是骑士精神的定义被修改为,一些虚伪、愚昧、狂妄的精神疾病。后来,我们开始思考,那些被冠以“不靠谱”头衔的骑士,是否被人们所误读?人们将“骑士精神”当做一种“OUT”的笑料,进而可能产生怀疑,骑士精神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荒谬吗?

  比如,我们质疑孙悟空好不容易逃出了五指山,为什么不回花果山逍遥自在,却要跟从唐僧当一个行者,而且还自找一个紧箍咒呢?也许,这样更能接近骑士精神的本身,即无需外物的强加与规定而执行。堂吉诃德就是这样一个拥有自我、自省、自尊的“拉·曼却骑士”。这样的“拉·曼却骑士”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更适用于一个误读的时代。我们非常需要这些“拉·曼却骑士”,只是在有意无意中,这些“拉·曼却骑士”被过于强大的理想主义而消解。如前所述,误读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

  丢开上纲上线的“骑士精神”,“拉·曼却骑士”只是一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老头儿。任由人们说他是疯子也好,圣人也罢,他只是堂吉诃德·台·拉·曼却。而真正带给我们感动的,也许只是这个骑着老马“驽骍难得”一心要去游侠的老头儿。这个时代的误读,对于虚构的“拉·曼却骑士”或者已故的塞万提斯并不会造成他们“丰富的痛苦”。然而,对于其他被误读的“拉·曼却骑士”们,那痛苦的程度,又怎是“丰富”二字能够概括?

  此篇读后感,其实也是一次自我反省。作为老师,我是否也在有意无意中,误读过我的学生们?将每个学生视为一种真实的存在,看待生命原本就不该是一种平面化的解读。尊重他们,比起简单地给某个学生下一个定义来得重要得多。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个“拉·曼却骑士”,莫让自己的误读造成学生“丰富的痛苦”,是我对自己的提醒。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