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评剧评《卒迹》影评:中国农民的精神之根在哪里

《卒迹》影评:中国农民的精神之根在哪里

2014-04-24 08:07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卒迹》影评:中国农民的精神之根在哪里

  文/田金双

  真实是一种力量,朴素是一种美德,能把真实拍得如此朴素和干净的人,本身就不乏情怀。很可惜,在财色名食睡和名闻利养面前,如今,这样作品似乎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以道德之名进行“伪道德”创作。

  必须承认,电影《卒迹》是一个异数。《卒迹》并非牛皮哄哄的大片,亦无惊心动魄的故事,从某种意义,《卒迹》更像一部抒情诗人拍给人民大众的纪录片,这样的纪录片,就像一个老人坐在树下平静地给你讲述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没有太多的大起大落,也没有太多的大波大折,但很深刻。

  《卒迹》的述事风格,给人的感觉和春秋笔法类似。

  古往今来,农民向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比如说,农民气质,比如说,小农意识……这样的阶层,生活在社会底层,卑微、顽强,像野草一样活着。他们,隐忍、不服输,却又陌视自己的身份。影片中的李二卒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小卒,在相对保守宗族观念很强的村落,他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冤种”,就是这个地位卑微被人厌弃的村民,最后成为村里的“头人”。

  在张艺谋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活着》中,福贵对儿子有庆和孙子馒头说:“鸡长大了就变成鹅,鹅长大了就变成羊,羊长大了就变成牛,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现实残酷,命运多舛,于是,活着变成了为看到希望,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鲁坚的电影《卒迹》中,李二卒对好友说:“下棋俺能走一步看三步,过日子不中,只能看一步走一步。” “大家都觉得农村就农村,城市是该人家得的,该人家享受的,真的该吗?”“石家庄市就能叫个市,咱西庄就不能叫个市?咱为啥就不能当城里人?”李二卒身上展现的疑惑、迷茫、不服输可见一斑,小人物,大时代,李二卒身上的气质,亦是中国传统宗法遭遇社会变动时,每个中国人的影子。或者说,每个中国人都具有的“农民气质”。

  在该影片中,世事如棋,卒步人生。卒是一个群体,卒是一种态度,卒是一种魄力,卒是一种睿智。然而就是这样一批最不起眼的“小卒”,默默地改变着自己和周围这片土地。卒没有车的纵横驰骋,没有马的龙腾虎跃,没有炮的雷霆万钧,但就这是个微不足道必不可少的小卒,却能改变命运。这,就是“拱卒精神”!

  其实,透过这部影片,我们不得不说一个沉重的命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逃离自己的土地,农村和城市的概念越来越模糊,许多原生态正在消失……也许有那么一天,“农民”和“村庄”这两个最具有中国本土地域色彩的词汇将会从我们的“民间语文”中消失。余下的,只有怀念。

  也许,生为农民的我们,再也找不回自己,再也找不到自己心中的家。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中国农民的精神之根究竟在哪里?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卒迹》影评:把梦种给那些留乡的人
  • 《卒迹》影评:如何共同贫穷到共同富裕
  • 《卒迹》影评:吃亏才是福
  • 《卒迹》影评:乡土中国的当代展现
  • 《卒迹》影评:一部可以感动中国的电影
  • 《卒迹》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