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读后感读《曾国藩》有感

读《曾国藩》有感

2014-04-21 23:28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读《曾国藩》有感

  曾国藩是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毛泽东曾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他的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对其思想总结以下九点认识:

  一、曾国藩每天必修《课程十二条》:

  (一)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反躬自省。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四)读书: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购藏《二十三史》,每日阅读圈点十页,从不间断,以史为鉴,知天下兴替。

  (六)谨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刻刻留心。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九)获知:每天读书时把新知记录下来。

  (十)温故:每日作诗文数首,温故而知新。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小时。

  (十二)宿家:夜不出门,旷功疲神,无功补身。

  二、曾国藩为官的办事方法以五到做为重要标准,五到即为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1、身到,就是作为官吏对命案,盗案必须亲自勘察现场,并亲自到乡村巡视民情,作为统军的将领,就必须亲自巡视军营,亲自察看敌情。

  2、心到。就是说对事情要用心揣摩、苦心剖析,力求获得透彻的理解。我们都知道,从辩证法上来说,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如果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进行深入的分析,那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3、眼到。就是说要认真看,看人,看公文。这条看起来很简单,其实,“眼到”关键是练眼。曾国藩看人,一眼就能把人的长处缺点,今后的前途发展看个八九不离十,这是什么样的“眼功”!看公文、看书,也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人仅仅看见字面的意思,有人则看到了字里行间的深意。眼力不同,看到的也决不一样。

  4、手到。就是要勤写。比如人的优缺点,事情的关键点,想到就随手记录,以免遗忘。曾国藩在这方面极为用心。他的日记就有若干种,有的用来反省自己一天的过错,有的用来记录读书的心得,有的用来品评人物……曾国藩从自我修身养性的功夫到识人办事的水准再到诗文方面的成就,无不得益于这些笔记。

  5、口到。就是对于下属,除了用公文提醒他们该做的事外,还要时时用口告诫他们。我们都有体会,用笔和用嘴谈,方式不同,作用也不同。尤其是在军队中,如果只用公文告诉战士们该做什么,而不用嘴巴鼓励士气,那绝对是一大失误。

  三、曾国藩选取用人的方法:应以有操守而没有官气,条理性要强而少说大话最为重要。

  四、曾国藩培养人才的方法大约有三条:1、课读。2、历练。3、言传身教。

  五、曾国藩的人生信条与经验:强矫与谦退

  1、办事赴公,则当强矫

  2、争名逐利,则当谦退

  3、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

  4、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

  5、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推。

  六、凡事不可追求尽善尽美,因为过于圆满就必然会走向反面。

  原因:1、过分的美好会导致他人的嫉妒和攻击。

  2、过分的美好会导致心中增长狂傲之气。

  3、过分的美好会导致铺张浪费。

  4、过分的美好会导致道德的堕落。

  七、人与人和平相处的秘诀在于一个“忍”字。适可而止,不求极端,这是人间世事的处理原则之一。

  名利地位竞争中的忍,就是要不贪权力,不仗势欺人,不妒嫉他人的成功,不挑剔别人的不足,严以待己,宽以待人,成功了不自傲,失意了也不妄加菲薄,得宠不得意洋洋,受辱也不惊慌失措,对于权势不可过贪,应该克制占有权力的欲望,不让它盲目膨胀,日日反省自己的行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经得住大风大浪的考验,而战胜艰难困苦,立于不败之地。

  八、为人处世,要善用刚柔,才能长久挺立,自立自强。以柔制刚,以柔克刚,运用于人格的自立自强上,往往会产生特殊的效果。办事让一步为高,退一步海阔天空。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为根基。

  九、古代思想家庄子识人九法:远使之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能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一酒而观其态,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
  •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