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评剧评《饥饿游戏2》影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饥饿游戏2》影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13-11-20 15:05 来源:观后感 作者:www.guanhougan.net

《饥饿游戏2》影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文/图宾根木匠

  八十多年前,面对林彪“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写出了着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系统阐述了反抗压迫和非正义统治的暴力革命问题;八十多年后,当第75届“饥饿游戏世纪极限赛”在大银幕上如火如荼的展开时,我们又看到了詹妮弗·劳伦斯弯弓射箭,逐渐拉开了武装起义的序幕,所谓“星火燎原”,大致是这个意思……

  《饥饿游戏》的整体故事架构上总能找到历史的影子——据说《星球大战》借鉴了不少《基地》系列的元素,而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又脱胎自古罗马的兴亡历史;同样,属于科幻类型的《饥饿游戏》也总让我想起古罗马的决斗士。虽说有一个电视选秀的噱头,但这一题材在西方电影史上屡见不鲜,1980年代,先是法国人拍出了《冒险的代价》(布尔迪厄还专门谈论过此片),后来又有史蒂芬·金原着、施瓦辛格主演的《过关斩将》。由此来看,对于电视“娱乐至死”的批判性反思,早就是资本主义文化产品中的一个亚类型吧。

  提到古罗马角斗士,国人可能多在“阶级斗争”的框架中理解,不过角斗士在古罗马的地位很特殊,一开始都是战俘、奴隶来充任,但随着竞技场越来越走红,角斗士也成为了不少罗马公民的偶像,发展到后期,不少古罗马的公子哥们竞相主动投身角斗士行列——可能这种刺激能让他们无聊的生活掀起波澜。

  由此来看,《饥饿游戏》里的“贡品”登上电视荧屏,成为“施惠国”的大众偶像,也不是全无逻辑。当然这种血腥的残杀游戏客观上也是“施惠国”统治十二辖区,震慑被统治者的宣传手段,但一来二去的,这些“贡品”也成为选秀节目里万众痴迷的偶像——尤其是那些青春靓丽的,你完全可以把“饥饿游戏”看作是“施惠国好青年”的一场大型选秀,而且他们有时候也会对着镜头说说痛苦的人生经历什么的(通常是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施惠国”用这种电视直播的“大逃杀”游戏锻造出了全民偶像,其实也打造出了一批坚韧不拔的反抗战士。当年斯巴达克斯起义就是角斗士们对古罗马统治集团的一次沉重打击,而随着詹妮弗·劳伦斯这类明星的崛起,正在私下串联的起义者无疑找到了可以作为旗帜的精神领袖。

  在《饥饿游戏2》里,硕大的游戏场难免让人想起《穹顶之下》(电影版《辛普森一家人》里也有类似设定),险境迭出的关卡充满了电子游戏感,对于喜欢玩动作冒险类游戏的当下年轻人来说,无疑非常有代入感。

  爱情是整场“饥饿游戏”里贯穿始终的情感线索,反抗的“贡品”没有那么多宏大的政治诉求,他们只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爱人的安危揭竿而起。

  所以,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由源泉,有爱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猜你还感兴趣的文章: